來源:來源:山西新聞網
作者:李廣義
長鼻子校車,在千呼萬喚之后,終于駛近了太原的校門口。
媒體爭相報道,滿紙欣喜之情;家長們口口相傳,期待溢于言表。在這氣溫變化無常的春天,人們仿佛找到了一條可資高興的理由。
確實,大伙兒有理由高興,有理由為長鼻子校車的上路點贊。
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用再為寶貝上學路上的“不可測”而提心吊膽了,而且那日復一日的奔波勞碌之苦也可一筆勾銷。很多父母都有的經驗,還不到下班時間,從崗位上偷偷溜號直奔校門口,心里那份“犯規”的忐忑這下也可以免除了……說起來似乎都習慣了,沒什么,但細究之下,這“黃顏色的長鼻子”為一個家庭減去的負擔不可謂不重,甚至,為一個單位的正常運營都做出了貢獻。
交警同志也能松口氣了,對他們來說,各學校所處路段在上下學的點簡直就是一個大戰場,車輛或橫七豎八停著,或拐彎摸角穿行,稍有不慎,事故即刻產生,至于交通違法,家長們有時都拼了,顧不上了。這些車輛的額外行駛對環保造成的危害,無需贅述。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有解。出了校門,不用再躲閃見空就鉆的汽車了,乘公交車的小朋友(注:生活富裕了,但仍然不是每家都有小轎車),不用背著大書包去“沙丁魚罐頭”里練體格了 ;騎自行車的,不用再在車流里練膽了……花朵們,就此順順利利地開放,多好的事啊。畢竟,口頭上的叮囑,反反復復的教育,“注意安全啊注意安全”,并不能真的帶來安全。
讓人有點想不通的是,既然校車的上路有如此之多的好處,解了如此之多的困,為什么卻出來得如此艱難。一路上云里霧里,坎坎坷坷。
對長鼻子校車的呼聲真正成為一股聲浪,好像是始于四五年前的好幾場慘烈車禍,孩子們的血凝成的觸目驚心至今仍讓人心痛。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校車安全條例》,對有關校車的方方面面做了詳盡的規定,政府開始從立法層面推動校車上路。然而,我們沒有等來校車,等來的是屢屢見諸媒體的“負面報道”:東家購置了校車,被拒絕上牌照,西家有此意向,但打聽了個來回,卻迎面碰上了“政策空白”。或者,輿論幾乎要掀起社會大討論:我們真的需要長鼻子校車嗎?是不是某些人的“崇美”情結在發酵?
相關政府部門的理由有相當一致的內涵:新生事物,審慎對待。但這個理由實事求是講很難成立,說到底是不敢擔當或明哲保身思想作怪。如果政府真正下了決心,交通主管部門,教育部門,學校以及車輛運營方的責任并不難厘清,這不,太原的校車不就上路了嗎?這些責任方如有一環掉鏈子,校車的難產絕對是篤定的。
至于,說長鼻子校車有 “崇美”情結,不值一駁。時下的世界,有哪一家的文明沒有別家文明成果的影子?既然長鼻子在美國證明了是可行的、可靠的,那為什么不可以拿來學習參照?國務院起草《校車安全條例》,不是還明確地提到了“總結借鑒國內外經驗基礎”了嗎?
校車上路了,好事要做好,各方責任履行才剛剛開始,好多工作才邁出第一步。比如,要有配套的細則,站點怎么設,怎么和家長對接,孩子上車之前下車之后的安全如何保障,車速如何限定更合適;再比如,是否可以有多個運營主體,可以是社會運營,也可以是校方運營,或者政府運營。這些都需密切觀察,然后才能一步一個腳印為校車夯實路基。
如今,太原新上路的校車線路有5條,對于偌大太原城的那么多中小學而言,受惠面還太小。對于未來的規劃,尚需盡快付諸實施。相關部門要受累了,但做好了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這點累,算什么?
盡管現實有些骨感,但并不能阻止我們懷揣豐盈的夢想:長鼻子校車,有一天會在三晉大地遍地開花。鄉間的道路上,迎著刺骨冷風或頂著大日頭騎摩托車送一個孩子的,開著農用三輪送幾個孩子的,開著快要報廢的面包車送一大群孩子的……這些場景都消失了,取代它們是那一抹抹鮮艷太陽色,那該多好。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