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央廣網
作者:孫冰潔 李騰飛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甄蘭芳在云南團駐地(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甄蘭芳來自云南昭通魯甸縣,是該縣文屏鎮中心小學校長。一年前,原本并不為人熟知的魯甸,因一張“冰花男孩”(校車)的照片引發關注,記者和甄蘭芳的交談,自然也從“冰花男孩”談起。
魯甸縣新街鎮的轉山包村平均海拔近三千米,冬天最低氣溫零下15度。2018年1月,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趕路去學校考試,頭發上結滿冰霜的照片被發到了網上,引發熱議,人們稱他為“冰花男孩”。過去的一年中,政府投入加愛心捐款,讓福滿和姐姐福美就讀的轉山包小學在2018年建起了實驗室、計算機教室還有宿舍。每間宿舍至少容納8人,白色的高低床上鋪著學校發的被子,王福滿和家人也搬進了新房子……
甄蘭芳笑著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文屏鎮中心小學處于城郊結合部,又是鎮政府所在地,算是條件較好的鄉村學校,而如今,王福滿所在的小學硬件設施讓他們都心生羨慕。
“其實這個例子也從某種層面上說明我們深度貧困地區的孩子、大人都想通過學習、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貧窮。”
在甄蘭芳看來,“冰花男孩”是魯甸縣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魯甸縣地處云、貴、川三省結合部的烏蒙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自然災害頻發,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為了改變貧窮面貌,許多年輕的父母外出務工。以文屏鎮小學為例,學校的3000名學生中,有五六百名留守兒童。“孩子就靠爺爺奶奶這些隔代人帶著,有的孩子連隔代人都不在,姐弟倆相互照顧,大的做飯給小的吃。”甄蘭芳告訴記者,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還是會每天按時來上學。
自1991年從昭通師范學校畢業后,甄蘭芳就來到魯甸縣第一小學任教,投身農村教育近三十年,來自農村的她,深知教育對改變貧困和命運的重要性。在她眼中,因為農村條件相對較差,更需要有人為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做出努力。
事實上,與此前相比,甄蘭芳認為近年來魯甸縣乃至整個昭通的教育環境都有了很大改善。教育扶貧使農村教育日新月異,文屏鎮里有7所學校新建了教學樓,圖書室、科學實驗室以及音體美功能室,孩子們有了校車,不必像以前那樣徒步上學。通過“兩免一補”政策,貧困家庭除了免掉學費外,還有額外的補助。縣里還實行“五長”負責制,一旦有孩子想輟學,從縣長、局長、到鄉長校長甚至村長都回來勸說并給予幫助,除了極個別原因外,整個文屏鎮中心小學從來沒有孩子因貧困而輟學。
而在教學方面,甄蘭芳認為云南全省上下也非常重視,營造起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通過東部學校的一對一幫扶,以“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師資力量;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引進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甄蘭芳告訴記者,今年她在擔任教師招聘考試考官中,注意到一個變化:前來報考的教師數量遠遠超過了此前幾年。“不僅有本地的,還有很多外地的,他們覺得這個工作既穩定待遇也不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在提升。”
然而,鄉村教育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困難。“云南邊遠山區經濟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重道遠。”甄蘭芳說。“從整體來看,教師數量是夠了,但專業教師不足,學科配備不合理,管理水平也跟不上。”
在硬件方面改善后,甄蘭芳認為接下來應著力于教育的“軟件”建設:包括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管理水平等的進一步提升,發展更加公平更加有質量的教育。為此,今年兩會她提交了一份“關于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短板”的議案。認為應在硬件設施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再做一些政策傾斜以達到優質均衡的目標。“鄉村學校不僅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完善配套服務,更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甄蘭芳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合理配置師資力量,對教師編制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加大鄉村教師培訓力度,讓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基層,發揮作用,滿足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如果說再繼續提高一下教師的待遇,應該還是很容易吸收到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只有教師隊伍優秀了,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學生,教育的目的才能達到。”甄蘭芳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