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人民政協網
作者:未知
12月24日,江西貴溪市發生一起“校車”安全事故,載有15名幼兒園孩子的面包車側翻墜入水塘,造成11死4傷的慘劇。這是繼2011年11月甘肅正寧縣校車事故以來,經媒體披露發生的第四起造成兒童傷亡的校車安全事故,可謂事故慘烈,傷亡慘重,教訓慘痛。
自甘肅正寧校車事故發生后,國務院于今年4月5日及時制定和出臺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國家相關部門、各省市采取措施狠抓校車安全工作。盡管校車安全警鐘頻敲,但農村地區依然是校車事故的高發區,甘肅正寧、江西貴溪、山東高密、湖南寧遠的四起校車事故,均是發生在農村地區。據分析,除了監管不力、運營失當的因素外,農村地區校車事故頻發還存在三個方面的重要原因:
一、經濟落后制約了校車投入。在不少農村地區以及城鄉結合部,因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原因,校車運行的成本成為了影響校車安全的重要因素。有的農村小學和幼兒園,為了節約和壓低成本,農用三輪車、拖拉機,甚至報廢車輛都會被作為校車使用,車輛超載是普遍現象;作為民營幼兒園為搶生源而開通的校車,還是一片政策監管的“荒地”。因此,農村地區學校和幼兒園校車事故多發。
二、農村地區公交建設落后。與城區發達的城市公交相比,農村地區的公交建設比較落后。在農村學校布局施行“撤點并校”后,中小學校向鎮街一級集中。農村地區孩子上學,除了步行,就是與村民一起擠公交。在村鎮,公交車班次不準時是常事,到站時間或早或晚很正常;每當逢上趕場天,公交車上人滿為患,超載現象十分嚴重,安全隱患極大。這也給無資質的“黑校車”、“奪命校車”運營留下了極大的生存空間。
三、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落后。在不少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落后,交通基礎設施管理缺位,鄉間道路缺乏保養與管理,農村交通運輸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從而導致農村地區運輸安全狀況不容樂觀。
因此,抓農村校車安全應是全國校車安全工作的重點。為強化農村地區的校車安全工作,建設好校車“綠色通道”,使之成為“學生安全的流動校舍”,建議如下:
一、加大農村校車資金投入力度。相關部門在校車布局、資金安排決策之時,一定不能忽略了廣大的農村地區,要充分考慮農村地區校車缺乏的現實問題,做好“雪中送炭”工作,規劃和安排校車的布局時,向農村地區學校作較大的資金投入傾斜。
二、完善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增加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僅有利于拉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而且是農村交通運輸安全的基礎。農村地區道路坡陡彎急,道路狀況差,除了加大農村“村村通”工程建設力度外,對在建和已建的道路,在急彎、坡坎、陡壁等危險路段也應添加必要的安全設施,下大力氣消除車輛路面行駛安全隱患。
三、加大農村地區校車監管力度。城市校車監管力度大于農村地區是不爭的事實,缺乏剛性監管正是造成農村校車事故多發的另一重要因素。應進一步強化交管、教育部門的監管責任,堅持嚴格的校車準入制度,剛性治理校車超載、超速等違規行為;建立和健全交管、教育等部門聯動機制,強化對校車駕駛人員的交通安全法規教育,切實提高學校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對校車安全工作的重視。
上一篇
六類新規“上路”執行取證有難度
下一篇
微博熱議江西校車事故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