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光明社區
作者:@yongguo6626
最近教育部發布《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各地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嚴格規范學校撤并程序。自從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后,人們從關注校車安全到關注撤點并校,這一系列的關注背后,人們都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撤點并校上。撤點并校是不是合理,撤點并校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是人們思考的問題之一。大多數論者認為,撤點并校是地方政府為了節省開支,是地方政府的一時心血來潮。有一些論者,看到撤點并校以后給學生,給家長帶來的諸多不便利和諸多經濟上的負擔,認為撤點并校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還有一些論者認為撤點并校是原來的學校財產閑置,造成資源的浪費。應該說大家的認識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你接觸了中國鄉村教育的實際,如果你從事鄉村教育,如果你真正了解那些撤點并校背后的無奈,也許你就不會這樣說了。
撤點并校市政府的決策部門的失誤還是教育形式使然,這需要我們認真的考察。微型學校的存在是有益于孩子上學還是不利于學生上學,從我所接觸的實際情況來看,撤點并校背后有許多無奈。一個學校六七十人,每個班平均十來個孩子,有些班級只有五六個孩子,孩子們學習沒有氛圍,教師教學沒有感覺。家長也是看不到希望。有能力的家長都將孩子轉到城區,那些沒有能力的也千方百計將孩子轉到城區,而自己則在城區打工,一邊照料孩子,一邊打工。家長顧了打工,顧不了照料孩子。如此情況,孩子家長的負擔都顯得很沉重。在城區他們的花費并不比在并校以后多。另一個方面,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十分強烈,他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十分強烈,而在那樣的村級學校是很難滿足他們的這種愿望的。這樣就迫使他們的孩子轉學。其實要是不轉學,每個學校有一百左右的孩子還是不成問題的。每年開校,都有孩子要求轉學,每個學期每個學校要流失十個左右的孩子。這些孩子為什么要轉學,就是因為村校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家長對教育的需求。對于教師來說,很少的幾個學生,他們看不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也十分不利于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在這樣的學校,教師不能安心教學,加之學校經費緊張,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能滿足,更不要說教師的文化生活了,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來從教教師自然難以竭盡全力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學校沒有生機和活力,教師沒有熱情和信心。
由此可見,撤點并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不公造成的。在城區有很多的先進的教學設備,有相對來說優質的教師資源,這些都成為吸引著農村的家長和孩子們,是他們不顧一切都想城區轉移。這就直接導致農村學校人數嚴重下降,導致鄉村小學學生人數銳減。更主要的是農村小學有好的老師都千方百計調到城區,剩下的都是一些經驗不足的剛上崗不久的教師或者是一些知識老化陳舊的老教師,這些教師由于素質較低,這樣也促使家長和學生的轉移。
對于農民來說,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盡管從目前來看這種想法還是有點傳統,但是,他們別沒有選擇。就家長來說,學校辦好了,教育質量提高了,他們還是理解撤點并校的。每個家庭就一兩個孩子,家長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這是他們的愿望,也是他們的實際需求。盡管撤點并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長的負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只要教育質量上去了,家長還是能理解的,也是支持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政府真正要加大多農村教育的投入,真正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支援,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更主要的是師資上的。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解決了,撤點并校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上一篇
校車不讓用只因“我兒是律師”
下一篇
從校車事故引發的交通安全感想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