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華社區
作者:未知
接二連三發生的校車安全重大事故,讓農村校車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農村校車是21世紀才在中國出現的新生事物,是90后才開始使用的"新玩藝",但剛剛解決溫飽的農民還無法支付舒適安全的成本,導致校車在運營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顯然這個問題的解決并非易事,其需要政府科學的制度設計,需要政府調整思路,不可過分追求學校的“規模效應”,而應為農村孩子著想,讓他們就近上學,并以城鄉教育的均等化,來解決諸多農村孩子棄近投遠的問題。
2011年,在中國農村地區發生了多起校車安全事故,面對這些過早而去的孩子,全社會感到震驚。如何才能避免悲劇的重新發生?如何才能使農村孩子的上學路變得安全快捷?是政府與社會需要面對也需要沉思的難題。
1 農村校車出現的背景
農村校車在中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以前中、小學生上學要么步行,要么騎自行車。進入21世紀,大量的農村孩子要乘車上學,之所以如此,除了經濟發展帶來汽車越來越多外,還有幾個因素不容忽視。
新中國建立后,政府非常重視農村教育,中國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小學,幾個行政村建有中學,這樣學生們上學路程一般都在三公里之內,步行也能到達。但80年代起,國家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農村小孩的數量直線減少,有數據表明,全國6-14歲義務教育階段學齡人口從2000年的2.05億減少到2010年的1.58億,減少了4700多萬。與此同時的是一億多農民進城打工,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把小孩帶到打工所在地接受教育,與城市相比,無論從硬件建設還是師資力量,農村學校都有較大的距離。一些生活富裕的農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想法設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于是出現了"農村的學生進城鎮讀書,城鎮的學生進城市讀書"的流向趨勢。這幾大因素的相加,使大量的農村小學生源不足,許多學校難以為繼。
在此背景下,諸多地方實施撤點并校,如煙臺市教育局規定:"農村初中要在滿足適齡兒童入學的前提下盡可能向鎮(街)駐地轉移,原則上每所學校覆蓋人口在5萬人左右為宜。農村小學每所學校覆蓋人口在1.6萬人左右,在校規模原則上不能低于400人。" 按此規定,煙臺市大量小學因生源原因被裁撤,如福山區從2006年下半年起至2010年,全區學校由62所調整到24所,撤并了38所,減少了61%。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我國小學減少了一半,從55萬所減少到26萬所。初中減少了六分之一,從6.4萬所減少到5.5萬所。
撤點并校其"本意是通過中小學布局調整,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農村教育投資效益和教育質量" 。但隨著學校的減少,中小學生尤其是農村小學生上學的半徑也大了,隨之帶來的是學生上學難、不安全和家長接送不方便等問題。一方面是許多孩子年齡尚小,另一方面是汽車與電動車在農村的增多,使學齡兒童上學路上的不安全因素大為增加,這樣農村校車也就有了市場。學生與家長們需要校車,來解決孩子們上學的交通問題。
2 農村校車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
(1)校車本身。校車配置差,是校車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在許多學校,一些貨車、普通載人客車、公交車,甚至在一些地區,運貨用的三輪車、農用拖拉機和已經過了使用壽命的報廢車輛等都會被學校作為校車使用,而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連運營資格都不具備的黑車。據統計,全國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各級各類學校共有用于接送學生上下學的"校車"近 29萬輛,真正符合安全標準的小車不到3萬輛。十輛"校車"中大概只有一輛是符合標準的,是相對安全的,而剩下的9輛則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根本不具備上路的資格。
(2) 農村道路。"想致富,先修路",這是人們常提起的一句話,雖然叫過去幾十年我們的道路建設取得了和大的成就,但是農村地區的道路發展水平似乎與其經濟水平成正比。農村地區不僅很多地段未設置交通路標,很多盤山道路兩旁沒有任何防護和安全設施。大多數道路沒有路燈,而且道路表面凹凸不平年久失修。有些道路的設計不合理,多急彎,極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
(3)駕駛員。按照國外的標準,校車司機應該具備比一般司機更高的技術水品和道德素質,然而在我國,開校車的司機只是一些普通的司機,他們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訓與管理,而一些不合理的利益機制使他們多拉快跑,沒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4) 交通混亂。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村交通活動也日趨增加,但是由于農民交通法律意識的缺乏,違規違章的現象也較為普遍。農村道路上行駛的摩托車、拖拉機等各種混雜車輛較多,農民在購買這些車輛后沒有辦理駕駛證、行駛證就上路駕駛,這也導致了農村交通的一片混亂,事故時有發生。 然而,面對農村這混亂的交通,有關部門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也不能有效的進行管理,使農村道路成為了"交通管理盲區",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上一篇
撤點并校應明確責任劃分
下一篇
普及校車遭遇資金瓶頸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