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校車網
作者:網絡
5月3日,呂嶺路蔡塘加氣站公交站附近一十字路口,一男孩剛下校車,就被撞。
5月11日,茶園所警務隊巡邏民警在晉安區前岐路口查獲一輛黑校車。當民警將車門拉開時,兩名六七歲的小孩子被擠出了車子。該車車上載有22人,其中幼兒20人,已超員100%。
5月15日,七里河交警大隊民警在執勤過程中,查獲一輛荷載8人的小面包車內,居然擠坐了25名幼兒園小朋友!
5月16日,淞交警大隊民警攔住一輛荷塘區華龍幼兒園校車。這個校車5次超員,30多條違法記錄,這臺“劣跡斑斑”的幼兒園校車由一名駕駛證過期的司機開著。
5月17日上午7時20分許,發現一輛培蕾幼兒園校車核載12人,卻坐了24人,這輛培蕾幼兒園的校車超載100%,著實讓人吃驚。
5月18日,在龍崗區寶荷路上,一輛載有十余名幼童的校車突然沖向路邊的公交站臺,等候的乘客紛紛避閃,所幸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半個多月的時間,卻出現了這么多的校車事故,我想說,校車安全,靠的是責任。
至今,我還記得一位省人大代表說的話:
“校車的問題,不完全是財力投入的問題,而是政府責任心的問題,有沒有對孩子生命的責任感,有沒有盡到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
現在,“責任”兩字將以條例的形式落實。可是,如果責任之“心”不在,那么條例也只能是紙上的條例。其實,這份責任之心,不僅在于政府,也在于整個社會。最簡單的,就如禮讓校車。
校車制度,不是炫耀政績的工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關懷的愛心工程。我想,校車是否是美式的,并不重要。只要它達到安全標準,就好。最關鍵的還在于,有了校車之后,如何確保它的安全運營。
這不光需要司機“守規矩”,更需要一個切實有效的運營機制與監管機制。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各部門能齊心協力,為了孩子,為了未來,做點實事。
其實,在校車背后,恰恰突顯了一個更深的矛盾: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就近入學;那么校車,也不會讓人這么揪心。
也許,就近入學,在城市并不難。但在農村與偏僻地區,教育均衡卻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何讓農村孩子,也同等受到城市孩子般的關愛?如何讓農村孩子,也能安心地上學?我想,這需要的不只是一個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