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校車網
作者:本站編輯
中國校車在這幾年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校車文化的缺失,校車制度的不健全,使我國在校車這方面的發展步履維艱。那么,為什么我國與外國如美國這些國家在校車文化的發展方面有著這么大的差距呢?
我認為,有三個主要因素制約了中國校車的普遍使用。
第一就是缺乏堅實的需求基礎。
很多中國家長過度保護孩子,不舍得讓孩子辛苦,寧可自己勞累一些,也要親自接送孩子。使得學校對校車的需求不足。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有需求的地方沒有能力購買數十萬元一輛的安全校車。
第二,缺乏運營方面的有利條件。
不少地方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很多小朋友沒能就近入學,居住地相對學校比較分散,導致高效率的校車運營難度極大。
第三,校車使用與管理不規范。
不少學校接送學生的車輛安全質量良莠不齊,家長很難放心,學校也不愿承擔校車運營的成本與安全風險。盡管近期我國出臺了首部專門規范小學生校車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但要在中國培育起成熟的校車文化,還遠遠不夠。
相比之下,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經常可以在美國影視劇里看到,大部分孩子都乘校車上下學,電影《阿甘正傳》里,小阿甘也是乘坐校車去上學的。美國學校普遍使用校車,不僅解決了孩子們的上下學問題,也培養了他們的自立精神和社交能力。值得強調的是,美國校車文化的形成,是有其堅實的制度基礎的。在美國,黃色為主、黑色為輔的校車具有很大的“特權”,比如,當校車司機用停車牌示意校車停車上下學生時,后面及迎面的車都必須停下來;如果有車因為校車旁邊沒有車而繞行,也是違規的。美國政府還對校車生產進行了嚴格管制,要求出廠校車從零件到整車,各方面都要達到嚴格的安全水平。因此,在美國,校車的事故率要遠遠低于其他車輛。可以說,美國通過《全國交通與機動車安全法》、《校車安全修正案》等諸多管理法規,為校車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上一篇
中國校車網:關于中國校車文化淺談
下一篇
珍愛兒童生命 關注校車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