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學生安全事故的增加,家長和學校對于學生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選擇讓孩子乘坐校車出行,但是,我國校車推廣這幾年,從快速崛起到緩慢發展再到市場持續萎縮,可以說,校車行業一直在掙扎中前行。
2012年,我國出臺了第一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這一年,中國校車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當年銷量達2.7萬輛,幾乎所有的客車制造企業都涌入了該市場。2013年,校車依然保持增長,達2.8萬輛。但自此之后,校車銷量連年下滑。到2017年,校車僅售出1.38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44.51%,還在堅持校車制造業務的客車企業已從鼎盛時期的30余家縮減至20家左右。
雖然校車銷量持續下滑,但很多地區對校車的需求依然旺盛。從市場分布看,目前我國校車需求量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山東等地區。這些地區呈現以下一個或幾個特點:經濟條件較好、私立學校較多;地方政府對校車的支持力度較強;管理有序、補貼及時;發生過嚴重的校車安全事故,引起當地重視。
對于目前校車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的情況,如果不加以足夠重視并積極應對,不僅不利于校車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將削弱之前的建設成效。事實上,與銷量連年下滑呈相反情況的是,校車依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在城市中,雙職工家長既要上班又要接送孩子,十分不方便。如果有校車接送,既安全又省力。目前校車需求最迫切的是幼兒園和小學,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缺乏獨立行為能力,即便有公交車或者班線車,家長也不放心讓孩子獨自乘坐。
相對于城市,鄉鎮地區對校車的需求量更大。城市公交系統發達,但鄉鎮、農村的孩子們往往不具備乘坐公交車的條件,所以校車是剛性需求。此外,隨著農村對規模小、條件差的學校進行撤并,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上學遠、上學難。北京大學財政科技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小學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5.4公里,農村初中生平均單程上學距離為17.5公里,很多學生每天上學往返時間達4~5個小時。正是因為農村孩子上學困難,所以校車對他們來說更為需要。
沒有校車,但用車需求卻不會憑空消失,學校和家長只能尋找一些“權宜之計”。有些學校和客運公司合作,租公交車專門接送學生上下學。同時有的家長會找私人運營的面包車來接送孩子。但由于不是正規校車,缺乏安全保護設備,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很容易出現問題。
既然校車擁有極大的市場需求,為何推廣卻陷入瓶頸?根本原因在于專業校車不僅購車成本高,運營中各類支出也都高于普通租賃車輛。
對于校車運營成本高的問題,曾有專家計算,算上折舊費用,一輛校車大概需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沒有政府補貼很難維持,部分運營者甚至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此外,按照國家規定,校車只能用于接送學生,不能它用。也就是說,校車一般每天早晚跑2趟,其余時間只能放著,周末、寒暑假也必須停駛,這使得校車經營極為不易。
在我國校車推廣過程中,包括以“德清模式”而出名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當地每名學生每次坐校車只需花一元錢,這得益于德清縣政府對校車運營每年補貼400多萬元,以保證校車運營收支平衡。要知道,德清縣是我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也是我國校車推廣的試點地區之一。
可以看出,校車推廣的確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支持。根據國家政策,校車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實際上,校車里的座椅都是為孩子定制的,比較小,也無法在非上下學時間當公交車或者班車來用。這種情況下,校車的運營確實非常需要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持。我國地域遼闊、環境多樣,有些地區經濟條件較差,地方政府難以對校車進行補貼。建議設立國家校車專項基金,補貼和支持校車發展,特別是針對貧困地區加大補貼和推廣力度。
此外,一些業內人士還對校車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當下,我們效仿的是美國校車模式:校車是學生專用的。美國的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市政府都會給予校車補貼,所以校車能夠以接近免費的價格長期接送孩子。以我國的經濟實力,這種補貼力度不可能立刻實現。在一些經濟條件不發達的地區,我們可以借鑒歐洲的校車模式,即不要限定專車專用,而是在上下學時間,在班線客運車輛上貼上校車的標志,專門接送學生,其他時間可以用作旅客運輸。這樣既能幫助孩子上下學,又能減少運營成本、提高用車效率,減少地方經濟負擔。只要用的是合格的校車,安全水平是有保障的,而最重要的是學校對車輛接送學生的管理要到位。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