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讓許多中國觀眾認識了美國校車。而在過去一百年中,美國校車已經至少運載了5億名學生,被稱為是美國義務教育的標志符號。作為家長,心里總會有這樣的夢想,什么時候我們能夠有這樣的校車,接送自己的孩子上學。當不斷聽到接送孩子的道路安全事故慘劇,讓想法變成現實的期望就更加迫切起來。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這一概念標定了宇通設計校車的原則是,在運送每一個孩子的同時,也在運送溫暖和責任。于是,一個不同于其他客車產品的設計理念形成了:一切產品設計的細節,都圍繞一個核心——學童的安全。
走在標準的前面
每天美國有近50萬輛的校車在行駛,運送著超過2500萬的學生,每年只有大概5名學生在校車事故中不幸死亡,而這些事故都與重大災害有關。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每年有超過18500名14歲以下兒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在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全國各地上報的各類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占19.64%。專門為學童開發,充分考慮學童安全保護的客車產品,已顯得至關重要。
2007年3月,上海客車展上,宇通展臺上一輛名為“陽光巴士”的活潑可愛的學童校車,吸引了記者和參觀者的閃光燈,也引來了教育部官員的關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學校管理處的俞偉躍處長其時評價:“宇通客車作為一個企業,能夠主動擔負起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在眾多客車企業中研發出這樣一款全方位保護少年兒童安全的客車產品,我感到十分欣慰。”
現在回過頭看,這輛校車在設計上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顯得還很稚嫩,但已明確突出了學童乘坐的安全性功能。2+3的座椅,車頂白色的閃光警示燈,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座椅和安全帶,根據學童身高特點降低的車門踏步,車前還有專門為帶隊老師設置的側置導師椅等。這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國家當時對校車尚無明確的定義。
在宇通探索校車之路時,國家有關部門開始醞釀起草《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由于在校車開發與研究上取得的成績,宇通成為校車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企業。全程參與校車標準制定的宇通高級工程師劉仁喜回憶說:從開始課題組成員就達成共識,以提高學童客車安全性為出發點,參照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法規,結合客車技術發展狀況和中國國情,起草《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
2010年7月1日,我國首部專門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將正式實施。與“武裝到牙齒”的美國校車相比,這個標準可能顯得有點簡單。但正如汽車資深媒體人程遠所說:對于中國的校車發展,我們要在“需要”與“可能”之間尋求平衡,首先是做到基礎安全的普及,然后才能有條件談提高。參與校車標準制定的宇通工程師們表示,還有很多設想沒有在標準中體現,會有些遺憾。但遺憾的部分,在宇通推出的系列校車產品中都會體現出來。
尋找安全的定義
2009年5月,一輛宇通黃色“長鼻子”校車出現在廣東佛山舉辦的首屆教博會上。強化的底盤與車身結構,內飾無處不在的軟化設計,專用學童座椅配置,每個座位上均配裝安全帶,無盲區倒車鏡,具有停車信號臂、安全報警器、監護人座椅等。與2007年的“陽光巴士”相比,這款ZK6100DA專用校車不僅符合即將推出的校車標準全部的要求,還具備了專用校車的更多人性化、安全性元素。
從研究標準到形成產品ZK6100DA歷時近三年的時間,時任校車項目組經理的王向陽說:“最困難的是安全需求的定義,現在我們可以對校車安全進行比較清晰的具體化描述,但當校車項目組剛成立時,大家都只有一個概念。”
最初的工作從研究美國、歐洲等國的校車標準開始,國內沒有標準的專業翻譯,拿到的翻譯文件經常讓人摸不到頭腦,項目組成員就自己啃幾百頁的英文原版。負責車身設計的田鐵笑著說:“幾大厚本標準讀下來,英語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正巧鄭州西亞斯學校有2輛美國專業校車,幾乎所有的校車項目組成員都經常去研究揣摩,就像剝洋蔥頭,恨不得能看到芯。安全!還是安全!劉仁喜說:“拿我們國內的眼光看,美國校車在做工和美觀性上,都比較粗糙,但安全性細節考慮地非常苛刻。比如說車窗可以往外推,而且有報警功能,打開狀態時車輛就無法起動。車門靠司機手邊的一個手柄手動打開,也是完全考慮安全性。” 實車給了項目組很多的啟發,但由于國情的差別,很多東西并不能照搬,深入的市場調研隨之展開。
客戶都提出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但怎樣才算安全?每一次與客戶的溝通都像頭腦風暴,把能想到的都寫下來,然后匯總、分析、驗證,安全的表現形式逐步清晰和具象化。
首先,基礎的車輛安全性能要求要高一些,ABS等要盡量配置,車身應當是骨架結構;其次是對外的信號,告知是專用車輛,比如采用黃色醒目的漆和反光板,還可以根據情況選裝STOP停車牌,下車護欄等;第三是內部的設施,包括座椅的舒適性,護欄的軟化、逃生出口的數量和排布要更便于孩子逃生;第四是孩子下車后的安全保護。其中宇通關于車身標識以及全景倒車鏡的建議,都被納入即將實施的標準內。
讓車長出“長鼻子”
擅長平頭設計,從沒有“長鼻子”設計經驗的宇通,為什么跟自己過不去,非要讓車長出“長鼻子”?負責校車總布置設計的主任工程師馬春新,回答的非常簡單:宇通要做中國最安全的校車。
馬春新們搜尋了所有能找的資料,美國的、歐洲的,南美的、北美的……最初的方案做了厚厚一疊,可就是沒有“長鼻子”。宇通董事長湯玉祥非常重視校車開發,在方案匯報時,他問了個問題,校車最重要的點是什么?切中要害的提問,點醒了夢中人。做校車,就是對學生安全性的考慮。在各類交通事故中,因車輛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占絕大多數,其中正面碰撞的死亡率較高。
造型設計的基調就這樣被定了下來,“長鼻子” ——增加車前部碰撞時的緩沖區和變形吸能區,保證駕駛員和學童的安全。方向定了,可滿眼皆是平頭造型的設計師,對“長鼻子”完全沒有感覺,怎么辦?只有從卡車和美國校車上找靈感,然而,如何取其精髓,而不是簡單拷貝?
造型師于偉說:“這里有個設計理念在里面,比如坡度和角度,可不都是為了美觀,更多是有功能性的。角度之間銜接的精度把握非常重要,弄不好,‘長鼻子’就會成‘鴨嘴’,發動機蓋就會翹起來。還有坡度設計時,要考慮司機的視線等。”
造型是發散思維,最難的是找共同點。如何讓造型滿足性能要求又讓多數人看起來滿意,成了造型師們最費神的一件事情。每次評審,會議室都會貼滿效果圖,讓大家來篩選。在他們看來,評審就是找方向,就是一點一點的找凝聚點。每一次方案的調整都是個大手術,他們不僅使用了傳統的模型制作,更將先進的三維校合進行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演繹。由于曲線曲面相當多,一個線條的調整牽扯著很多的變化。以往半天,最多兩三天就能完成的調整,變成了少則一兩天,多則一兩個星期才能完成。方案就這樣在反復修改中一次次聚集,最終形成了活力、陽光的校車造型。
因為是空間曲面,而且為了保證強度,全都用骨架來連接。骨架要實現空間曲線,一是對零部件自身的精度要求高,第二是裝備精度要求也要高。僅輪罩模具開發宇通就投資了300多萬,工藝處一位工作近30年的經驗豐富的老工藝師臧愛坤,不僅精心設計了專用模具,同時設計了獨特的定位裝置,保證了完美的空間曲線,還使生產效率大大提升,“長鼻子”的裝配時間從原來需要八個小時到現在只需要三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落實每一個細節
在校車的開發過程中,項目組成員更多了一份細致和愛心。田鐵說:“我們項目組成員都有孩子,每一個細節的設計我們都會一再問自己,是不是足夠的安全,有沒有什么被我們疏忽的。 ”用成人的眼睛體會孩子的視野,用成人的身體體會孩子的高度,以一顆父母的心落實每一個細節。
車內的護欄都要軟化,傳統座椅后面的小拉手全都取消,車前面的護欄也要抬高,每一個可能的磕碰都要想法避免。窗戶都采用下封閉上推拉,這樣既可以保證透氣,但又不會因為孩子的調皮導致意外的傷害。
座椅的重新設計,上車扶手的位置調整,上車踏步的尺寸確定,都要充分考慮兒童和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先按照收集到的孩童身體尺寸進行設計調整,然后邀請同事的孩子來做比量,最后把校車開到一個個小學、幼兒園去當面征求意見。在設計過程中,有時實在找不到孩子,設計師就自己蹲下來,仿照孩子的身高感受扶手、防撞欄的位置,一切要使結構實現最大的人性化。
相同長度的車,人數增加了,撤離的路線要重新的設計和考慮。原來的座椅排布相當于是每十個人有兩個逃生出口。而符合標準的座椅排布變為每十五個人有兩個逃生出口,乘坐人員數量和座椅間距的變化,導致側窗和頂風窗就要重布置,既兼顧美觀又要考慮充足的逃生出口。此外,校車還設計了前、后兩個乘客門,在出現意外時兩個車門可方便同時打開,保證學生快速疏散。
最有挑戰的應當是全景倒車鏡的設計。把所有的死角都要找到,著重要考慮的是高度問題,學童個子比較小,一旦開車或者轉向時,沒有看到危險非常大。說起這個調整,田鐵記憶猶新:“首先一個人坐在司機椅上,其他幾個人沿著車周圍走,觀察是否有盲區。尤其是在車輛前部,因為車頭較長,而兒童個子較矮,造成盲區范圍較大。我們就蹲著走,并隨時和司機大聲交流,溝通能不能觀察到腳、膝蓋及頭部,并量出距離作出記錄。通過不斷調整后視鏡的位置和角度,得到較好的視野效果,目的就是要消除掉一切盲點。圖像可以失真一些,但絕不能存在盲區。 ”根據采集的數據,通知后視鏡廠家改進產品,調整后視鏡片的曲率,光后視鏡的設計就調整了三次,終于達到了滿意的效果。
兩年多時間,尋找保證學童安全的每一個細節,用設計語言落實到每一個產品,成就了宇通人堅守的“運送每一個孩子,也是運送溫暖和責任”的理想。一切從安全出發的校車造車理念,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2009年宇通專業校車系列產品已經覆蓋6-10m,在前置專業校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1%。
下一篇
沒有了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