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方夢宇 朱澤衛
每天清晨傍晚,嶄新的黃色國標校車行駛在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鎮的鄉間小道上,成了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據了解,這所鎮上唯一一所中心小學的學生來自附近的七個行政村,今年秋季,政府主導校車運營服務擴大了覆蓋面,全市所有鄉村開通校車,既為孩子提供了安全上下學交通便利,也免去了家長們的接送麻煩。
助力教育資源優化
近年來,為解決“城鎮擠,鄉村弱”發展不均衡矛盾,優化教育資源,安徽桐城大力開展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對生源不足、設施設備簡陋的鄉鎮學校進行了撤點并校。并校雖然有效優化了教育資源,但是衍生了新的“上學難”問題——學生上下學路途變遠,交通安全隱患堪憂,給學生學習、家長工作帶來了負擔。
為整合鄉鎮教育資源,解決學校、教師、學生的優化合并問題,桐城市教育局自2019年秋季起探索校車運營模式,按照“試點運營、分步推進”的思路,先行在孔城、金神、呂亭三個學區開展校車運營服務試點業務,開創安慶市采購校車服務的先河。
9月1日,56臺校車投入運營,護送全市各鄉鎮1300余名學子安全準點抵達學校,每部校車每年可享受10.8萬元的政府補貼。據了解,校車開通后,全市共撤并各類學校44所,分流學生1392人,分流教師368人,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
據該市范崗學區管委會副主任胡曉飛介紹,范崗學區今年暑期撤并一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五所村小。秋季服務學區的校車有12臺,服務的學生有265人,校車乘坐率達98%。校車的開通運營保證了學生上放學交通安全,優化了教育資源,盤活了鄉村師資,為農村學生到中心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提供了便捷服務,暢通了農村學生的求學之路。
確保校車運營安全
桐城市校車的全面開通運營,開啟了鄉村孩子嶄新的上學路。與此同時,學校的安管服務也顯得尤為重要。
呂亭中心小學里的五輛校車共涉及三條線路,解決了101個學生上學難問題。校長項增培介紹,在安全管理方面,學校特別加強了對學生的乘坐安全宣傳。學校還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并要求照管員和司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天早晨由家長就近將孩子送到各停靠點,下午由照管員將學生送到家長手中,完善交接手續。
9月29日清晨,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呂亭中心小學里停放的五輛校車正在啟動預熱,駕駛員陳樹生正加緊與其他四名駕駛員打掃車內衛生。
陳樹生駕駛長途客車二十多年,但如今這份校車駕駛員的新工作卻依然讓他誠惶誠恐。“駕駛校車責任重大。我們對自己的底線要求就是不疲勞駕駛,遵紀守法,每天做好出車前車輛檢查,確保車況良好,平穩安全,確保學生安全上下學。”
同時,桐城要求每一輛校車上都必須配備一名照管員,照管員由熟悉該條線路的老師擔任。據了解,呂亭中心小學校車每天早晨六點十分從學校準時出發,到達站點后,照管員對每一位上車的學生測體溫,提醒他們戴好口罩,系好安全帶。
在桐城,校車統一監控平臺全面觀察全市所有學生乘車安全情況以及乘車動態,只要車輛在運行,監控人員就不下班,只要車上有學生,后臺就有監控,并且每個座位配備安全帶及防遺忘裝置,確保廣大學生的人身安全。
惠及鄉村家長學生
桐城市校車全面運營這項民生工程的落實給諸多家長省去了煩惱,給孩子上學系上了“安全傘”。
雙港鎮村民胡忠芳家在公路邊,她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在雙港中心小學讀書,校車接送都經過她家門口,她只要到時在門口等著校車來就行。
“以前一輛電瓶車坐三個人,不方便,也非常危險,現在校車到家門口,對于我家來說再好不過!”胡忠芳滿口稱贊。同在這條線路的學生程盈開心地說:“在沒有校車的時候,都是爺爺奶奶步行或騎電瓶車送我上學。現在自從有了校車以后,安全了,爸爸媽媽也省了心。每當下雨的時候,坐在校車里,不怕風吹雨打了,感覺很舒服。再說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我還能和要好的同學一起聊聊,增加友誼,很好。”陶沖初中坐落于五聚山麓,村民居住較為分散,校車的開通,孩子上學終于不用天天接送了。“我們家長很感謝政府和學校的細致安排!”陶沖一位送孩子上校車的家長說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