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法晚網
作者:大風號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召開了“人臉識別等AI技術在校園周邊安全中的應用”內部研討會議。
該中心唐鈞主任表示,人工智能與人力防范在校園周邊安全中同等重要,但相對于不斷增多且日趨復雜的學校安全風險,防范的人力相對不足,對此應大量強化AI技術的應用來補足人力來解決該問題,并通過人工智能來提升預防精準性和預警及時性。
唐鈞認為,應充分應用人臉識別等AI技術的優勢,提升應急的預見性和及時性,從而促進學校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的精細化。
人臉識別的彌補安全漏洞、強化智能化管理兩方面展現的巨大價值,讓其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青睞”。
唐鈞表示,目前來看,我國人臉識別技術在學校安全應用中存在兩大問題,第一,人臉識別技術在學校安全中的應用程度不高、適用場景較為單一,尤其是中小學幼兒園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率較低,在保障學生尤其是未成年和幼童安全這一方面,人臉識別技術的作用仍有待挖掘和拓展。
第二,學校安全的已有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事前規劃布局、事中監督管理、適時更新升級等方面仍有待提升,由于學生群體和校園環境的特殊性,人臉識別技術在應用到學校安全中時,應根據學校的主體屬性、風險特征、管理特征等,在精細化規劃、規范化管理、人性化操作等方面進一步提升。
對此,唐鈞建議,可適當借鑒他國經驗。日本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在采取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進行訪問限制以及監控入侵。“家長接放學的時候,必須進行人臉識別才可允許帶走。并且在園內的多個死角安裝了安防攝像頭,可根據發生的事故來采取相應的對策,如沒有防止入侵,可用警報或彩色燈提醒并安全的疏散兒童等。”唐鈞說。
唐鈞稱,人臉識別等安防設施的設置會根據學校類型、管理政策、學生人數、教師人數、男女構成比例、人口密度、交通狀況、場地條件、建筑安排、課室組成等多種因素來規劃,具體細分目的、位置、系統、操作方法。
中國的中小學幼兒園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借鑒相關做法,例如在園門出入口設置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嚴格控制校外人員的出入,防范校外暴力入侵;家長接放學時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可防止兒童被誤領,被不法分子認走;校車內可安裝人臉識別管理和預警裝置,便可防止幼童被遺忘在車內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