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校車網
作者:校車
公安部、交通部和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對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做了第二次修改,對校車的定義、分類、人數核定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提出要求。該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將于9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
校車標準被重新定義
目前學校的校車名稱、種類非常混亂,有的叫校車,有的叫學生客車,一直沒有明確的劃分標準,各地對校車的要求也不統一。新標準規定,校車是指用于運送不少于5名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及其照管人員上下學的客車和乘用車;校車按乘坐對象分為幼兒校車、小學生校車和其他校車;按車輛屬性分為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
新標準將專用校車與一般校車做了明確區分:車長小于6米的專用校車的車身應為兩廂式車身,且一半以上的發動機長度應位于車輛前風擋玻璃最前點以前。這樣規定是因為長頭校車將乘客區域和駕駛區域分開,可以在事故中發揮吸能緩沖作用,更好地保護學生安全。
針對部分校車超載的現狀,新標準按照學生的平均身體尺寸制定了相關條款。新標準規定,對于幼兒校車座間距不小于420毫米時按每280毫米核定一人,對于小學生校車座間距不小于500毫米時按每350毫米核定一人。
此外,新標準強制規定專用校車的每個兒童座位均應裝置安全帶,并且不允許核定站立人數;非專用幼兒校車和非專用小學生校車運送學生時也不允許核定站立人數。除此之外,校車的兒童座位應縱向布置,即與車輛前進的方向相同;校車的兒童座位椅墊面不應前傾,靠近通道的兒童座位還應在通道一側設置平行于椅墊面的座椅扶手。幼兒校車和小學生校車兒童座位的座間距應分別不小于420毫米和500毫米;專用校車應噴涂有符合規定的外觀標識,非專用校車運送學生時應在前風擋玻璃右下角和后風擋玻璃適當位置各放置一塊可以從車外清楚識別的標牌。
新標準還對校車所有車窗玻璃做了規定,可見光透射比均應不小于50%,且不應張貼有不透明和帶任何鏡面反光材料之類的色紙或隔熱紙。幼兒校車、小學生校車的側窗下邊緣距其下方座椅上表面的高度應不小于250毫米,否則應加裝防護裝置。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保障車輛透光率,便于判斷校車內外情況,切實保證學生的安全。
已運營校車面臨洗牌
新標準的出臺為有關部門對校車的管理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校車市場將有可能面臨重新洗牌。以珠海為例,從9月1日起,不符合新標準的校車將不允許上路。據了解,今年2月至3月份,珠海市交警部門聯合市質監、教育等部門免費對全市所有在用校車進行了一次安全技術檢驗,共檢驗校車751輛,有197輛校車不合格。有一組數字更加驚人,目前全國20萬所中小學中,大約有9000多輛不合格的校車。因此這些不合格校車一旦退出市場,校車行業無異于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洗牌。
針對目前校車混亂不堪的現狀,已經有企業著手進行專業校車的研發。據宇通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宇通非專用校車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生產銷售了,新近研發的宇通第一輛專用校車ZK6799H著重考慮了安全因素。據宇通技術人員介紹,該車無論底盤、座椅還是車燈等細微之處,都盡可能從學童乘坐的安全性出發。該車內部采用了多項專門針對7~13歲學童的安全裝置與設施,并首次配備了車頂白色閃光警示燈。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宇通還設計了多種型號的座椅供選擇;車門踏步專門根據學童身高特點降低,并增添了活動踏步。
對于新出臺的標準,宇通人員表示,新標準明確了校車的定義、座椅布置、車窗、標識等,無疑是對當前國內運送中小學生車輛的一種規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校車運營過程中的安全性。宇通開發第一輛專用校車時,國家對校車的相關標準還沒有出臺,但設計思想正是基于車輛的安全性,基本符合新標準。
上一篇
49輛校車全力保障學生中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