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校車網
家住北京海淀區的黃阿姨最近說起校車就一肚子火,原來黃阿姨家一年級的孩子前幾天乘坐校車下車時摔了一跤,胳膊和腿都蹭破了皮,可把她心疼壞了!黃阿姨去找校車工作人員理論,工作人員聲稱是孩子自己沒走好摔了跤,跟他們沒關系。找學校,校方卻說,這是在校外發生的事情,與學校無關。面對這樣的局面,黃阿姨表示“有苦說不出!”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已3年,各地校車的“硬件”得到了一定保障,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和歡迎,但在“軟件”方面出現的問題,又讓家長們煩惱起來。
“其實蹭破皮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想有個說法,哪怕道歉也可以,怎么就沒人負責呢?”黃阿姨埋怨道。
早在2012年,《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對校車隨車管理人員就有相關規定:隨車照管人員應當在學生上下車時,到車下引導、指揮,維護上下車秩序。隨車照管人員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的,由學校或者校車服務提供者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處分或者予以解聘。
據了解,黃阿姨的孩子下車時,隨車照管人員并沒有在車下引導、指揮孩子下車,而是站在車上看著。
像黃阿姨一樣,因為校車生氣受委屈的家長不在少數。朝陽區徐大媽的小孫子在北京市東城區某知名小學讀二年級,愛調皮打鬧。坐校車時一頑皮,司機和隨車照管老師就將車停路邊,一停就是半小時。“冷風呼嘯時這么做過,烈日炎炎的時候也這樣。怎么能這么懲罰孩子呢?”徐大媽說,孩子調皮可以教育,總是這樣實施“冷暴力”,對孩子影響很不好。
“不僅如此,那個司機和隨車照管老師還經常說臟話,時間長了,耳濡目染可怎么是好?”郭大媽的孫女也在同一輛校車上,“上次有個家長跟校車工作人員說了,他們不但沒改觀,還口出臟話跟我們吵!不是沒向學校和校車公司投訴過,但一直都沒有得到反饋。”
筆者在該小學的官方網站上找到該小學《校車管理規定》,規定提到:“校車公司有義務對校車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包括在行駛中嚴禁吸煙、聽艷歌、說臟話等,對待學生要和藹可親。”“家長有權監督校車公司的服務質量,家長反映情況后,嚴禁司機報復學生(包括語言、行為等)。一經發現立即開除,同時學校向公司下發整改通知書。”
絕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調皮很正常,耐心教育就好,不能讓全車孩子和家長陪著受罪,這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健康也沒有好處。校車“軟件”—服務,有必要抓抓。
“校車運行怎么樣,司機是關鍵。”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席恒教授說,對于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應對司機有特別要求,加強司機的安全意識,不超載不超速,確保學生安全。席恒還建議偏遠鄉村的高年齡學生住校學習,低年齡學生使用校車,以減少校車需求。
北京市朝陽區交警提示,學生家長要自覺抵制黑校車,如發現接送學生的不合法車輛,要及時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舉報。校車上必須安排隨車管理人員,以便及時制止校車超載、超速、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違法行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