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欽
距離震驚全國的甘肅正寧校車事故發生已近兩年,這里的孩子們,是否像外地的叔叔阿姨們熱烈議論的那樣,坐上了“大鼻子”校車?秋季開學時分,記者從正寧縣教育局采訪到的數據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全縣目前總共配備了4輛“大鼻子”校車,事故發生地榆林子鎮至今仍沒有一輛“大鼻子”校車。
這是為什么?
受訪者的答案幾乎一致:2011年11月16日,正寧縣榆林子鎮發生的校車事故,致使19人遇難,教訓慘痛,痛定思痛,誰還敢在校園安全這個問題上怠慢?實際上,“大鼻子”校車,遭遇了中西部農村路窄、人稀、點多、面廣的普遍性難題。
正寧縣教育局紀委書記、縣校園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任振輝說,這兩年,這里的城鄉道路上,再難看到擠滿孩子的小面包“校車”。對于僅有的4輛校車,當地也是打破車輛一年一審的慣例,實行一學期一審驗。
他說,按照國家的規定,“大鼻子”校車“塊頭”很大、“體格”不小。而如今的農村公路依然狹窄,有的地方會車都難。“大鼻子”校車開進一些村子,倒車都是個大難題。
受此影響,全縣配備的4輛校車,只能配備到縣城的幼兒園里。
一些受訪者說,當日正寧校車事故一出,輿論嘩然。校車安全成了眾矢之的,固然無可厚非。但在定勢思維的影響下,破解校車安全之道,似乎主要是配備高質量的校車。其實,對于我國中西部眾多翻山越嶺讀書的孩子來說,更具普遍性的問題是,孩子們上學路上的安全。
如何讓孩子們的上學路更安全?除了讓校車更結實一些,就是讓孩子們的上學路短些,短些,再短些。
任振輝說,“大鼻子”校車在農村水土不服。他們采取的辦法是就近入園。
正寧校車事故以來,正寧縣的10個鄉鎮中有6個設立了中心幼兒園。
僅有鄉鎮幼兒園還不夠,曾經被裁撤的學前班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如今,在正寧縣,全縣107所小學中,有40%的開設了學前班。全縣還在在增加農村公辦幼兒園的密度,在一些行政村建設幼兒園,力爭使幼兒園從鄉鎮延伸到村。
記者在榆林子鎮發現一個現象:2012年新設立的公辦榆林子鎮中心幼兒園,總共有418個孩子,要比曾經出了校車安全事故的小博士幼兒園少。但全鄉依托13所小學辦起了13個學前班,加上這13個班的300多名孩子,榆林子鎮入園入托的孩子,要比小博士幼兒園多。
榆林子鎮學區主任曹占發說,過去不少農村學校設有學前班,后來被裁撤了。實際上,學前班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幼兒教育尚未在農村普及的情況下,學前班至少可以保證孩子們在走出家門后接受幼兒教育。就學前班來說,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幫小學辦好學前教育的問題。
雖然就近辦園有明顯進展,但從幼兒園到孩子們的家里,畢竟還有一段距離。在這一段路上,孩子們的出行安全怎么保證?
在榆林子鎮中心幼兒園,接送孩子的家長們手中都有一張黃綠相間的接送卡。這張卡上既有孩子的照片和姓名,也有家長、教師和幼兒園園長的手機號碼。
家長武文剛告訴記者,他們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教室里,從教師那里拿到接送卡。等到接孩子的時候,他們從教室里接走孩子,同時把接送卡交給教師。這叫“人卡分離”。
接送卡有什么用?武文剛說,這樣就能保證家長、教師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無縫對接”,以免孩子自行回家,或者被陌生人接走出意外。
8月25日,正寧縣榆林子鎮中心幼兒園秋季開園,新建成的兩層教學樓剛剛投用。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座紅、黃、綠相間的漂亮教學樓,樓頂上還有幾個色彩斑斕的”大蘑菇”。孩子們的教室里,是嶄新的桌椅和玩具。過去,鎮里的幼兒園里是棱角分明的木質桌椅,而現在的教室里則是圓角的塑化桌椅,更加安全了。
“筆尖不能嘴里咬,咬了筆尖會生病。”在榆林子鎮中心幼兒園,孩子們每周都會上3節安全課,內容包括:乘車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園安全等等。
榆林子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尤玖峰說,現在從縣、鎮到幼兒園,都對校園安全、孩子們的出行安全繃緊了弦。
武文剛說,正寧校車事故發生時,他的女兒還沒有上幼兒園。當時他很擔心孩子的安全,不想讓孩子在鎮里上幼兒園。不過現在他對孩子的安全比較放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