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聞中心-中國網
作者:網絡
中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花梨鄉的鄉間小路上,12年來奔跑著一輛特殊的客車,每天清早義務送村里孩子上學,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當地村民管這輛客車叫“義務校車”。
司機:快點上來,叔叔阿姨不收你們的錢,送你們到學校讀書。
學生:叔叔早上好……
無論是在放學路上,還是在鄉間放牛,只要看到52歲的義務校車司機彭文軍開車經過,孩子們都會端端正正站好,給“彭叔叔”敬個少先隊隊禮。
12年前,彭文軍和堂弟貸款買了一輛客運大巴,跑起了個體客運。那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天才蒙蒙亮,彭文軍開著客車去貴陽,看見一位背孩子的婦女在路邊攔車,說孩子每天要走5公里山路到南涼小學上學,問彭文軍能不能拉孩子去學校。彭文軍二話不說就拉上了母子倆。
彭文軍:天!南涼小學到大灣村足足有五公里,又全是上坡,又是順著公路走,其他的不說,車子過來過去多得很,娃兒的安全都是問題。
車跑在路上,彭文軍發現,在花梨到開陽縣城的客運沿線,有不少六、七歲的小孩要走很遠的路去上學。彭文軍和孩子媽媽交談了解到,花梨鄉的孩子都是走路上學。家遠的孩子早上6點就要出門,摸著黑走到學校。遇到天氣不好,得走兩個多小時,到了學校,第一節課已經開始了。彭文軍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
彭文軍:我說你回去,家家戶戶都通知到,從明天開始,每天早晨,我就在大灣村村口這個地方,統一在那兒等我,我帶他們去讀書,我不收錢的。這個家長看了我一眼,問真的啊?我說是真的,我說到做到嘛!
從此,每天早上7點多,在通往縣城的公路上,彭文軍開著大客車一站一站免費接80多個孩子上學,為了保證既送孩子上學,又能接到乘客,他每天早上都是先送學生到學校,再返回去接乘客。去年,花梨鄉的小學教學點撤銷,一些孩子被轉到不同的小學讀書,彭文軍免費接送的孩子更多了。為了安全行車,每天早上,他都推掉沿途乘坐短途的乘客,盡量讓孩子們坐上車。有的孩子不相信坐車不花錢,不敢坐彭文軍的車,彭文軍居然采取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彭文軍:我就鼓起勇氣跟我兄弟媳婦講,看到一個娃兒我就停車,你就下去把他抱上來。一抱上來又哭又鬧的,我說叔叔阿姨不收你的錢,帶你去讀書。耐心的跟他們講,時間一長這些娃兒就信任我們了,我們心里就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好像就做對了。
12年過去了,孩子們換了一撥又一撥,許多免費坐彭文軍車上學的孩子已經離開本地、外出求學了,而彭文軍一直信守當年的承諾,免費送沿途的孩子上學。有人為彭文軍算了一筆帳,每個學生帶一趟至少2元車費,12年來,他起碼少賺了10多萬元。彭文軍卻說,順路帶學生,這是我的一點愛心,也是當初向孩子們和家長的承諾。做人要說話算數、說到做到,希望孩子們也懂得這個道理,長大后能回報社會。我不僅要繼續免費接孩子上學,還要兒子、侄子接著干,讓這趟“愛心班車”一直開下去。
彭文軍:再搞幾年,我年紀大了肯定不會搞了,那我這個車就交給我侄兒子和我兒子經營,他們也許下承諾繼續接著我的經營方式帶著些學生,只要有學生,他就一定會帶。
編輯點評:
彭文軍是位從事客運經營的個體司機, 12年來每天免費送村里的孩子上學.原本這并不是他的義務,但他出于愛心,自覺承擔起了一份責任。為了自己當年向家長們許下了諾言,他堅持了12年,用行動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尊重、更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愛心與信任帶給大家的是美好和溫暖,孩子們從中也學會了感恩,他們看到彭文軍的車開過,都會向他敬禮,沒有一絲的勉強,也沒有一絲的做作。面對這一幕,相信彭文軍也同樣會感到美好和溫暖。這個故事讓人感慨,更讓人感動。為了這個愛心行動,12年來,彭文軍大概少掙了10多萬元。這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彭文軍沒有去算這個帳,因為在他心目中,奉獻愛心、信守承諾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故事美好的人,愿這個故事能感染更多的人,也讓更多的人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