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教網
作者:未知
2012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力圖解決農村學校撤并帶來的路途變遠、交通隱患、班額過大等突出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規范學校撤并行為,多數家長反對的,將不得撤并。已經撤并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
“撤點并校”決策產生的背景
“村村有學校”,這曾經是舉全民之力而一度實現的教育目標,也是讓許多人對鄉村文化傳承始終不失期望的人文景觀。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和城鎮化的推進,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大規模流動,農村人口出生率和學齡人口不斷下降,由此帶來的學校布局調整、教育資源整合,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從其初衷而言,學校撤并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以利于更好地滿足百姓教育需求。中公教育版權
[存在問題]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撤點并校”實施過程中比較顯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其一,有的地方借撤并之機減少對學校的管理并減少教育投入,造成家庭教育成本升高,上學路途遙遠,鄉村地區出現輟學率回潮。
其二,由于政府沒有在撤點并校時考慮配備校車,不少孩子只能坐不合格校車、黑校車上下學,導致校車安全事件頻發。
其三,低齡寄宿在鄉村變得越來越普遍,但由于寄宿硬件條件較差、與寄宿相配套的心理輔導、生活服務沒跟上,鄉村寄宿生很多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其四,朗朗書聲在很多農村消失,農村越顯缺乏生氣。
其五,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當初被撤點的學校,很多本來就是相當不錯的校舍,撤并政策出臺后,這些校舍就成了香餑餑、唐僧肉,最終被“合法”侵占。
[措施]
要徹底根治撤點并校過程中的問題,中公教育專家認為,首先必須從科學決策機制入手。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在決策過程中,要多聽農民的意見,尊重農民的訴求,以農民心聲為準繩。對教育部門乃至各級政府而言,在制度上設計長效的“通道”,讓農民的聲音能夠被清晰地聽到并得到重視,是確保這樁好事辦好的重點所在。
上一篇
正寧校車事件啟示錄(圖)
下一篇
程溪幼兒園校車事故之真相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