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華社區
作者:未知
“在去年層出不窮的校車事故、廣東佛山小悅悅被碾事件、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免費午餐等大事之后,我國正在靜悄悄地進行一場兒童福利的革命。”著名公益學者、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昨天說。 《2012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昨天在北京正式發布,提出“讓兒童優先成為國家戰略”的主張。報告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課題組撰寫,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政府合作兒童福利項目支持。
“幾千年都沒有的局面終于出現了” 現在,全國究竟有多少貧困孩子?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宋文珍今天介紹,近年我國沒有統計過。“但根據中國社科院、國務院婦兒工委前幾年的聯合統計,生活在低保線的18歲以下兒童有700多萬人。北京師范大學曾統計過陜西等5省的18歲以下貧困兒童,如果按農村兒童人口比例推算,全國農村貧困兒童有900萬上下。”
“我國目前是補缺型兒童福利系統,通常面向孤殘兒童。目前存在一些欠缺:很多留守兒童、流動困難兒童的福利還沒有納入范疇。我國城鄉保障制度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只能一概而論補助困難家庭,未能更多傾斜到困難兒童。”宋文珍說。 “從我們連續三年的年度報告,可以看出我國兒童福利的走向。”在報告總策劃王振耀看來,2011年至今,這一兒童福利革命有兩大標志。
第一大標志是,去年開辟出了政府和社會的新的互動模式。 2011年“有指標意義”的是,國務院把“營養午餐”提上了政策日程,投入160億元。“這是個里程碑事件。在鄧飛等500多位記者、民間人士的試點和倡導下,政府很快做出非常積極的良性政策調整回應。這樣一來,民間組織的建設性力量終于展現出來了。” “民間組織和政府的合力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在幾千年的歷史上都基本沒有出現,都是民間聽政府、等待政府作為。但沒想到在去年,就在兒童福利領域,出現了民間先走、政府跟上的局面。”王振耀說。 隨之而來的,是兒童福利非政府組織的注冊登記問題,也終于破冰。
第二大標志是,以免費午餐和校車為代表的“普惠型”兒童福利表現突出。 新的時代,以微博為首的網絡對兒童福利產生了“巨大的效果”,推動社會給予孩子更多關注。王振耀舉例,中小學校車提上了國務院決策日程。“以前校車條例都是零星的地方決策,所以出現大量問題。如果不是每起校車事故都得到媒體和網絡的高度關注,你能想象政策提上日程能有這么快的速度嗎? 兒童受害目前只能打“110” “不能就兒童論兒童,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孩子背后的各方力量。”宋文珍在今天的論壇上說。
去年,我國頒布實施了《2011-2020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綱要提出,我國兒童福利制度要從補缺型向普惠型轉變,這是一個重大進展。它把聯合國的諸多指標寫進綱要,并有了具體部署,這是未來兒童福利發展的基本框架。”王振耀說。 但報告指出,我國的兒童福利建設現在還面臨三大嚴峻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對現代的兒童福利,我們還缺乏基本常識。“中國傳統中,兒童、老人都由家庭負責,是一種典型的農業社會秩序。但是工業化以后,傳統的家庭秩序不能繼續維持,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城市,已導致5800萬留守兒童和2700萬流動兒童群體,社會問題日益凸顯。” 報告呼吁,兒童養育的責任急需“由家庭向國家和社會轉移”。
隨之而來的第二大挑戰是,雖然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但我國在兒童福利領域的法律和條例還是空白。 “我國目前還缺乏系統的兒童保護制度,《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均有涉及,但并不系統,也沒有建立對受虐兒童的替代性監護制度。”報告指出。 “不是光和發達國家比,我國在這方面還落后于周邊的泰國、印度、蒙古等國家。”王振耀說。
更艱巨的第三大挑戰是,我國還缺乏基本的兒童福利行政系統。 王振耀指出,當我國實現了“津貼直接到孩子”,從孤兒福利院一轉到村里,就戳開了基層組織的一個大窟窿。“比如把孩子的書屋建在村委會里,實際根本沒落到孩子身邊。這筆錢怎么用在孩子身上?沒有專人來管。”
“新的《兒童發展綱要》來了,但是還沒解決:綱要提出的目標措施如何實現?誰來牽頭組織、誰來監督落實,經費有沒有保障?”報告指出,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愛爾蘭、美國等都設有國家層面的兒童福利部門。 “社會承擔起對兒童的責任,需要發達完善的行政系統來保障:專業化的照料機構、專業化的設施和工作人員。”王振耀說。 他在美國新澤西州發現,一個州每年在兒童福利上投入幾十億美元,是相當正常的。一個紐約市,擁有一萬多名兒童福利專業人員、幾百個機構。 在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如果孩子受到虐待、傷害,很快會有專業化的機構介入,妥帖地保護孩子。而在我國大陸,兒童受虐待的解決辦法,依然還是“打110”。“警察來了怎么做?他們對家長批評教育,讓孩子很快再回到家里。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壞。”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