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生活新報
作者:郭楊陽
3月29日,廣州一名3歲男童在路邊玩耍時被一輛校巴碾軋成重傷,據男童父親稱,發生事故后司機下車查看了車輪下面的孩子,之后他上車把車子往前又開了大約半米,把車子從孩子身上碾過。目前男童可能面臨右大腿高位截肢。(3月31日《廣州日報》)
“事發當時,司機不是叫人幫忙把車子抬起救孩子,竟是重新啟動車輛從孩子身上軋過去移開車輛”——造成對男童二次傷害的不當操作,到底是因為肇事司機經驗缺乏,還是人性光亮缺乏?沒有定論。但確定的是:在“國標校車”推行范圍不斷擴大時,“國標司機”的配套,似乎未跟上拍子。
“校車國標”出臺后,各地方不斷推進“國標校車”,雖說各地標準有高有低、公眾有喜有憂,但對校車的普遍重視足以令人欣喜。只是,這個過程似乎一直沒有太多關注校車司機,或者說,對校車司機的關注尚未達到應有的強度。即便說有些關于校車司機的討論,但大都停留在司機工資、薪酬等物質層面,對于司機責任心、愛心以及駕駛能力、應急能力則論述不多。常見“國標校車”卻少見“國標司機”,這是校巴碾軋男童事件的最直接原因。
如果這位校巴司機對孩子們足夠關愛,職業道德真正過關,那么,同樣是孩子,他還會粗暴地從男童身上碾過嗎?如果校車司機技術過關、應急能力過硬,還會做出這么明顯不合理的判斷嗎?不管是愛心的缺失還是技術水準的缺失,都是校車司機自身素質不達標,這是對校車司機受關注度不夠的控訴,也是對“國標司機”的呼喚。
車子的硬件指標是“校車國標”的重點內容,校車司機的個人素質同樣也應該是校車國標的關注重點。這一點,從校車推行之初就應該被關注到,而不是等到合格的校車已經推行到位才后期跟進、落實?,F在的問題是:校車司機的重要性,未被提到那么重要的位置。圍繞著校車,“硬件”在不斷加強,“軟件”卻還落在后頭。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