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張槎中心小學見到,的確有大巴在接學生放學。記者何波攝
學校:
曾欲取消遭家長反對
而該校負責校車安全工作的副校長則稱,目前學校所使用的大巴未達到校車接送標準的要求。“就是平時使用的公交車。”該副校長稱,使用公交車也存在客觀原因,因為早些年張槎街道村辦小學合并,原就讀的村民子女集中到目前的張槎中心小學就讀。村委為減輕家長接送孩子的負擔,承諾由村委出資,與公交公司簽訂協議,包車接送學生上下學。同時村委也派出工作人員每天跟車負責學生的安全。
“說過取消,但是遭到村民的極力反對,家長稱每天來回跑接送孩子不方便。”該副校長透露,此前學校和村委就校車的安全問題協商是否要取消,但始終沒有結果。如購買正規的校車,村委也表示這樣會加大投入,因此沒有進一步考慮。
本報訊 (記者陳昕宇)“每天正常上下班開公交已很累,但下班后公司還要我們開著大巴去接送學生,真怕出事故。”前日,本報記者接到一位不愿具名的汽運公司司機的投訴電話稱,公司安排公交司機在正常下班后擔任校車司機接送學生,且使用的車輛并非正規的校車。對此,汽運企業坦承目前為學校提供校車服務確實未全部完成手續是在打“擦邊球”,但司機疲勞駕駛一說有待調查。
記者前昨兩日對接送學生上下學的車輛社會化承包運營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因校車標準和管理規定尚未明晰,目前這些“非正規軍”管理和責任認定上確實存在灰色地帶,有待出臺進一步的明細規定進行規范。
公交司機爆料:
加班當校車司機“真累”
“每天早上5時多上早班,到下午2時下班已經很累了,但5時多公司還安排我們去學校開校巴接送孩子,每次開我都害怕會因為疲勞而出事。”前日下午,佛山一汽運公司的員工老張(化名)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反映稱,他是一名公交車司機,但除此之外公司還給他另外安排了一份工作,每隔兩個月,他都有一段時間在下班后到張槎中心小學負責開大巴接送小孩。
老張稱,公司與學校就讀的一些孩子所在的村委簽訂了協議,用公司的大巴來作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校車。
“為此公司每次只給我們10塊錢的補貼。”該司機稱,對此一些司機頗有微詞,雖然接送孩子的線路并不遠,全程不過十多分鐘,但作為司機畢竟白天已工作了一段時間,自己都覺得累,怕不安全。老張還曝料稱,作為校車的大巴使用年限過久,有時甚至有超載等問題。
記者調查:雖無標識但未見校車超載現象
前日下午5時15分左右,記者在張槎中心小學見到,下午放學后確實有四五輛大巴停放在學校的后門,這些大巴不是校車那樣的黃色,也沒有專門的校車標識,車上坐椅設置和平日乘坐的大巴一模一樣。下午5時30分左右,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依序上車。記者在現場觀察時,沒有看到超載現象。
在學校后門,記者和在一旁等待的司機聊天了解到,他們確實是汽運公司的公交司機或者大巴司機。不過對于疲勞駕駛的說法,有的司機并不認同。“一般下班后我們都可以歇息兩三個小時再來學校,而且也不是每天這樣安排。”
企業坦承:
目前確實在打“擦邊球”
“目前我們的確在打‘擦邊球’。”該汽車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就此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為學校提供校車服務,實際上新的《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草案)中規定是可以實行的,但目前區教育部門因為校車標準依然在調整中,暫未完成相關手續給這類服務予以放行。
記者了解到,草案規定,由校車服務提供單位提供校車服務的,學校應當與校車服務提供單位簽訂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書,明確各自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校車運營安全管理措施。同時還規定,禁止將未取得校車標牌的車輛作為校車使用,同時接送幼兒、小學生的校車應為專用校車。而該汽車運營公司所服務的正是小學。
就大巴作為校車的資質問題,該負責人坦承這些車輛原本就不是校車,但因當初公司是和村委簽訂包車服務,沒有經過學校,因此公司一直將其當社會包車業務來進行操作。“去年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后,街道教育部門找到我們要求去車管所對所有車輛進行檢測,并要向禪城區教育部門申請發證才能進行這一業務。”該負責人稱,但禪城區教育部門考慮到目前新的校車標準正在調整中,到底哪類車輛符合校車標準尚不明確,因此至今都沒有在許可證上蓋章。而公司也一直未能和學校簽訂校車安全管理責任書。
反映疲勞駕駛或因工作量增加
“我們也在提心吊膽,害怕哪一天出事,但是一旦停開了,這所學校的學生上下課就只能步行或者由家長接送。”就司機反映加班太累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按照公司排班原則,每個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不會超過8個小時,這其中就包含了等候和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在內,因此疲勞駕駛一說基本不可能。“可能是個別司機因為工作量增加有情緒,是否工作超時我們會進一步調查。”該負責人稱。
各方:
盼快出臺明確指引
在目前校車新標準未明確、校車社會化經營外包政策沒有明確指引的情況下,家長、企業、學校,甚至基層的教育管理部門都面臨尷尬的現狀。
“我們目前只能要求車輛的安全一定要保證。”張槎街道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
但教育界人士則呼吁,對于目前這些充當校車的社會車輛“非正規軍”的管理,應該盡快有明確的指引和準入機制,各級部門、學校、企業才有章可循,不至于在安全和規章的灰色地帶中繼續運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