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黃海客車
作者:校車
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3月在京召開,智能公交成為會上熱議的話題之一。會上,眾多專家、企業代表等業內人士對新形勢下智能公交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其中,“公交都市”、“互聯網+”等概念被多次強調,智能公交在新常態下呈現出了一定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公交智能化迎來了新的歷史時期。
智能公交緊跟“公交都市”建設
“公交都市”,就是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的發展,讓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運輸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2012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推出二批共37個試點城市,創新探索公交都市的創建工作。
在各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的項目清單上,都不難發現“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智能公交營運調度平臺”等字樣。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據挖掘方法,實現公共交通的信息共享,提供更多的出行信息,方便市民出行,已經成為各創建城市共同追求的核心目標之一。
201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在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的基礎上,開始建設“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大部分“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已經完成初步設計,個別城市已經開始建設,未來三年將是智能公交的建設投資集中期。有專家表示,未來三到四年內,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吸引的投資將達18億元左右,平均每年4億多元。
新的資本熱潮也為市場帶來了新機遇。例如,在公交車載監控系統領域,以前的設備和系統已經可以滿足調度、監控等一般化的基本需求。
“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利用‘感知數據’的先天優勢,公交車載監控系統迎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博康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善海說,在面臨建設“公交都市”大環境下,更高層次的數據分析、實時監控等需求時,公交車載監控系統到了升級換代的時刻。
投資將重點在未來兩年
作為智能交通的主要細分領域之一,智能公交一直是行業內關注的焦點。2014年,千方科技、廈門藍斯、大華股份等業內企業動作頻繁,陸續拿下各地智能公交項目,這一領域的市場成熟度快速增長。
中國交通技術網總經理徐赫在回顧2014年智能交通市場時表示,智能公交市場在逐年遞增,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關注。“2015—2016年是投資的高峰期,也將是智能公交市場的快速發展期。”徐赫說。
“2014年下半年,各地頻繁發布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的可研報告。”徐赫解釋,隨著前期準備工作的陸續到位,相關投資將重點落在未來兩年。
而據交通運輸部的201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末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50.96萬輛。從市場角度來看,以系統建設的單車平均投資約為1.5萬元初步統計,建設資金則在260億元以上。預計未來五年內,智能公交每年僅關于單車投資的市場容量為50億元以上。
從整個公共交通領域看智能化,智能軌道交通也有一些企業在及時補位。軌道交通流量感知及識別、智能票務、綜合安防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被一一喚醒,眾多企業開始跨入這一領域。“智能軌道交通是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財政部等部委投資的重點方向。”徐赫說。
“互聯網+公交”
信息時代,在公眾出行信息服務領域提到“智能”,一定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的參與。
放眼于整個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眾多電信運營商、Wi-Fi服務商均在圍繞著公交查詢、實時公交等用戶需求逐點布局;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各自的地圖產品也涵蓋類似公交線路查詢、實時公交的功能。
應該說,“互聯網+公交”的模式中,互聯網為智能公交開啟了新的篇章,但該如何打好“互聯網+”這張牌,還需要智能公交行業共同努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