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浪南陽看點
作者:王建新
進入夏季,總要發生異常冰冷的事件,更可怕的是年均8起的發生率。
日前,武漢4歲半幼兒欣欣被遺忘校車至昏迷。《中國青年報》刊文扼腕嘆息,對有關部門監管提出質疑。“二孩”數量增加,幼兒入園難,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無證辦園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向往美好走向未來,要從關愛幼兒開始。讓欣欣悲劇不再重演。
沒有人知道,江夏區幼兒欣欣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三點這漫長的7個小時里,在密閉的校車內有過怎樣的掙扎。
早晨,伍梅將兒子欣欣交給藏龍島星星幼兒園校車司機戴功勛,七座車上共8名孩子,沒有跟車老師。
到學校后幼師毛麗姬、王清把孩子領進教室,她們和司機都沒有清點和留意幾個孩子。
司機關好車門吃早餐,又駕車前往一家公司上班。把門窗緊鎖的車停在露天停車場至下午。
園長取車送放學幼兒回家時,才發現車內不省人事的欣欣,急送醫搶救,卻回天無力。武漢當日氣溫達到30度,但欣欣事件讓我們心寒齒冷,不寒而栗。
失去兒子的伍梅不明白,一個司機和兩個老師,為什么如此草率和不負責任?雖涉事司機、老師和園長同被刑拘,但兒子欣欣卻永遠回不來了。
玩忽職守,問諸水濱,敷衍了事,聊以塞責,馬馬虎虎,魯莽滅裂……這些詞語全用在星星幼兒園管理上,仍然覺得分量不夠。
通俗講,上述行為統稱“馬大哈”。“馬大哈”詞意解釋是:含糊、大意、粗心,干事隨意冒失,丟三落四,草率不靠譜。而且懶于檢討自己,常哈哈一笑了之。
“馬大哈”人不注意細節。細節因其“細”,常被不屑一顧;因其“小”,而被忽視和掉以輕心。但細小的事物,微小的環節和情節卻是轉動鏈條上的扣環,是千里鋼軌上的鉚釘,是太空飛船上的螺絲,是關系成敗的利劍。
英國理查三世因一顆馬掌釘失落而痛失天下;美國挑戰者號因程序上的小數點點錯了位置而造成失事;三國時期的“馬虎敗失街亭,大意失了荊州”。
細節,看在眼里,是風景;握在手里,是花朵;記在心里,是陽光。它浸潤著真愛的芳香和無敵的力量。
想做大事的人,都愿意把小事做細。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不是有多少才華,而是是否可以在細節上下功夫。細節的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細節的體現是工匠精神。
細節決定成敗。缺乏責任感、責任意識、責任心的人,就不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擔心。他們是一顆定時炸彈,說不準那天就爆出完全不可收拾的慘劇。
招工,“馬大哈”人慎收;戀愛,“馬大哈”人慎談;交友,“馬大哈”人慎交,遠離“馬大哈”人,歲月方能靜好!
心有余悸地回看去年公開報道的6起遺忘校車慘案:
廣西宜州愛心幼兒園三歲半男童棋棋,背著小書包,蹦蹦跳跳在媽媽護送下,被司機抱上車,放在副駕駛位上。結果被遺忘車內,發現后雖經120急救,但回天乏力。
山東東明藍天幼兒園,一輛長時間在烈日暴曬的校車上,一名4歲女童遺忘校車超10小時死亡。
更為離奇的是,河北省半個月內發生四起校車遺落幼兒致死案。事發地分別是保定、唐山、石家莊、廊坊。此“連環”慘案,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面試列為考題:“幼兒遺忘校車死亡誰之過”?
幾乎所有談及這些事情的人,都會說這么一句話:“只要檢查一下人數,怎么會落下孩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我國每年有上萬名兒童非正常死亡,其中遺忘校車致死年均8起,甚至一起多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目的是讓孩子獲得終生有益的生存經驗。作為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被忘車內的自救辦法:按喇叭、打雙閃、發現人路過拍打車窗玻璃求救等。但現實是,家長普遍過分包、代、替,造成孩子嬌氣重,生存依賴性強,心理素質差,自我保護意識弱,面對危險勇敢精神少,主動求助少,多是被動依賴等待成人解決問題。
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由我們成年人來一絲不茍保護未成年人。
法國,將未成年人留在車內認定為違法,家長因此坐牢或者被剝奪監護權。
澳大利亞,把孩子單獨留在車里,將會面臨約合1到1.8萬元人民幣的罰款,外加3一6個月監禁。
美國,有19個州把兒童單獨留在機動車中定義為違法。其中在德克薩斯州,即是父母過失導致兒童死亡,最高可面臨10年牢獄,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被終身監禁。
我們,該為我們的孩子做些什么?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