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搜狐
作者:網絡
近一段時間,媒體紛紛報道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難產”的情況。自今年4月5日國務院頒布《條例》至今已有大半年的時間,最初相繼表示要盡快制定細則的地方,相關部門如今仍在研究、討論,究竟為何仍不見細則公布?
一時間矛盾直指地方主管部門,而缺錢、缺司機、缺校車運營單位都被拿來做為理由,解釋給那些急壞了的、等著坐校車的孩子和家長。細則的“難產”也愁壞了準備在校車市場大展拳腳的校車生產廠家。
德清縣的長頭校車
提到校車運營模式,人們自然就會提到“德清模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的校車工程已經實施了兩年。在國務院出臺《條例》后,德清縣隨即按照國家新標準建設校車配套設施。“德清模式”之所以能夠成為全國校車運營的榜樣,與當地地方財政的強力支持密不可分。據了解,在德清,校車購置、運營、保養、管理和維修費用都是由縣財政補貼。在浙江,全省每年校車的運營成本達到8億元,即使是對于經濟相對發達的浙江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更不用說在中西部的欠發達地區,經費問題自然成為地方細則“難產”的癥結。
校車安全牽扯到教育、公安、交通等眾多部門,記者了解到,當前多數省市沒有確定牽頭部門,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難度較大。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由教育部門來主抓,但是現在教育部門的教育經費都很緊張,不可能有這筆錢??梢?,主管部門的不明確也是導致細則“難產”的主因。與此同時,各地方財政在這輪控制房價、嚴格把控土地出售且國內外整體經濟下行過程中受挫不少,更是囊中羞澀。
可以說,從《條例》的頒布到真正落實,其間巨大的距離是業內人士早已預見到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邊遠省份、貧困地區,在校車購置上面臨著嚴重的財政資金短缺。而一些地方有了校車之后,也存在后續運營、維護資金缺乏的窘境。此外,落實政策過程中,一些地方的配套制度也遠未完善。
“《條例》對學校和校車服務、校車使用許可、通行安全、乘車安全、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但關于財政補貼始終沒有明確。不難看出,國家對于校車市場的發展是持收緊、緩慢放量的態度,不希望井噴式擴張,那么地方自然也不會激進冒險地往前闖。”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曾分析說:“只要還在國家允許的過渡期內,有些地方主管部門就會選擇放慢進度。”
在筆者看來,僅就目前校車的相關條例、制度而言,其完善程度尚未達到保障校車有序合理運行的要求。因此,不僅要盡快明確關于校車的財政政策,校車制度也要不斷完善,標本兼治才能使校車長久、安全地運行下去。
上一篇
文化的高密 臨時的校車?
下一篇
像重視校車安全那樣重視校園安全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