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作者: 陳文喜
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車幼兒、學生的人身安全,國務院法制辦2011年12月11日公布《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2年1月8日。新標準對校車車身結構、外觀標示、裝載質量等均作出明確規定,部分標準參照美國校車標準制定。
“‘校車標準’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研究員王水利告訴《中國聯合商報》記者。他認為,校車運營方本身是否規范、可靠,全社會的車輛對處于“弱勢群體”的校車在運行過程中是不是足夠的尊重和禮讓,比校車到底是不是“美式長頭車”更重要。
明確校車安全責任
隨著去年晚些時候一連串的校車事故造成多起重大傷亡事件,校車和校車安全成了舉世矚目的問題。
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近來,一些地方連續出現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車安全事故。這件事情提起來,我心里也很不安。校車安全必須引起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已經責成有關部門迅速制訂《校車安全條例》。我要求法制辦在一個月內制訂出《校車安全條例》,也就是說,把校車安全問題真正納入法制的軌道。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并且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2011年11月27日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溫家寶強調,要預防和避免兒童各種意外傷害,特別要加強校園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車交通安全工作。
溫家寶強調,要抓緊完善校車標準,做好校車設計、生產、改造、配備等工作,并建立相應管理制度。做好校車工作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多方籌集。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要明確地方政府和部門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制,對發生的惡性事故要依法嚴肅處理。要通過中央、地方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車成為學生安全的流動校舍,為孩子們建立起安全無憂的綠色通道。”
“校車標準”應是社會問題
2011年12月27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就由全國汽標委客車分標委修訂的《校車安全技術條件》、《校車坐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幼兒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幼兒校車坐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四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據了解,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曾制定《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上述標準相比,此次四項新國標在校車安全的各個細節都更為嚴格,校車前后均加保險杠,并參照美國校車標準,新增了校車停車信號臂、停車引導臂等多項裝置。
不過,因為諸多廠家技術流派的不同,牽涉到標準背后利益之爭而眾說紛紜。
縱觀汽車歷史的發展,各種產品琳瑯滿目,但是仔細研究下來,就會發現每一種類型的車無不有著其深刻的社會背景。比如大VAN(多功能商用車,國內俗稱“輕客”),就有著中國、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四大流派,歐美都是短頭箱式造型、中日都是平頭(或近似平頭)箱式造型。歐美大VAN雖然都是短頭箱式造型,又有所不同:歐洲以柴油機為主,美國以汽油機為主;中日大VAN雖然都是平頭(或近似平頭)箱式造型,也有所不同:日本多是以獨立懸掛為主,中國(海獅血統除外)多是非獨立懸掛。歐美日不同風格的大VAN,在非本土市場適應性都很差、銷量極少,這三種風格的大VAN在中國市場能和本土傳統的“小巴”共榮共生也是有著獨特的背景。
同樣的道理,因為不同的人文背景和發展歷程,“校車”在歐美日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更重要的是,校車的背后是不同的人文背景造就的差異化的法律,照搬任一外國的校車標準就等于照搬別人的法律。
對此,王水利告訴記者,很顯然,中國有自己的獨特人文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如果某些廠家為一己之私照搬別人法律來制定中國的法律,那無疑是極不負責任的,也是淺薄缺乏歷史縱深感的。這種思路下制訂出來的校車標準也是經不起歷史考驗的,說不定還會禍國殃民。
王水利表示:“我國校車標準的制訂應該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對發達國家的標準和經驗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論證,對校車背后的社會人文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再制訂校車標準也不遲。畢竟一個國家標準而或說一部法律的出臺,對社會、經濟特別是汽車產業的影響是深遠的,拍腦袋或為一己之私照搬別人標準不是正路子。更重要的是,校車事故頻發本來就不是單一的車輛技術問題。”
校車應成為“特權”車
資料表明,歐美發達國家普遍讓校車享有“特權”。
如英國規定,所有孩子不管是否買了保險,一旦登上校車,安全問題全部由國家負責;加拿大則不允許任何車輛超越校車,如有違反,除了罰款還將扣分,該國迄今校車事故為零。美國校車安全程度是私家車的40倍之高;法國規定,只有獲得全法一級駕照方可駕駛校車。德國則規定校車進出站燈光示意時,所有車輛必須為其讓路;日本將校車裝扮得艷麗醒目,其卡通造型除了安全警示外,還讓小朋友們不再排斥而是爭相乘坐……
我國對校車的“特權”保障,也初現端倪。如揚州市近日規定,該市750輛接送學生車輛必須統一張貼醒目的車輛安全標貼才能上路,違規者將受到嚴格處罰。揚州交巡警部門將對校車進行全面“體檢”,要求校車管理單位記錄每輛校車的所有人、駕駛人、運行時間和線路等基本信息,還要有相應指標的檢查結果,確保校車絕對安全。
校車安全必須從源頭治理。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認為,長遠看,必須貫徹《義務教育法》精神,保障學生就近入學,合理解決中小學的撤點并校和布局調整,方可從根本上杜絕校車安全隱患的根源。他認為,完善校車安全,政府最重要的是財政責任,其次是管理責任,校車安全要由各級政府做主導,教育、交通、安監部門聯合管理。要讓校車成為“特權車”,保障行駛安全。
下一篇
校車標準:進步中仍被質疑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