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網絡
新學期開學了,校車停開了。《錢江晚報》昨日報道,浙江溫嶺部分“校車”停駛,有些學生得頂著冷風騎車一個多小時去上學,苦不堪言。而當地教育部門坦言,替代方案還沒跟上。
這一幕,其實發生在全國各地。比如江蘇泰州市海陵區罡楊中心幼兒園,由于原先接送孩子的7輛校車不符安全要求而停開,2月8日,剛上了一天課的孩子們被要求放假。又比如海南省海口寰島實驗小學27輛校車因達不到“新國標”全部停開,讓沒車、沒時間接送孩子的家長大呼“傷不起”,只能利用摩托、三輪、卡車、公交各種交通工具,為送孩子上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對校車高標準嚴要求,這是一樁樁校車案換來的血的教訓,也是人民群眾的呼聲,是好事。正如浙江省教育廳有關工作人員所說,溫嶺停運未報批的接送車,是考慮學生安全,這種做法是符合省教育廳的要求的。估計這也是江蘇、海南等省教育廳的要求。那么,作為學校,嚴格遵照上級教育部門的指示,讓不符“新國標”的校車停開,這看起來并沒有錯,那到底錯在誰呢?
《校車安全條例》尚未正式公布,各地參照條例草案的規定,對接送車進行自查并責令不符安全標準的校車停運,這也算是“未雨綢繆”之舉,也是對校車安全重視的第一步。不過,雖說一項新制度的推行很可能會有“陣痛”,但面對學生上學這樣的大事,在停開現有校車之前,地方政府怎能不預先準備好一個過渡性的替代辦法?
江蘇泰州市那家幼兒園的領導表示,原校車不能用,購買新校車園方財力不夠,這顯然是在“將”政府財政投入的“軍”。雖然“新國標”校車與美國那種“武裝到牙齒”的高規格校車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與原先相比,畢竟得增加一筆不菲的投入,這關系到利益蛋糕的重新切分,肯定會讓一部分人感到“肉痛”,因而主要不是取決于地方施政者的智慧,而是勇氣與決心。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不管學生離校有多遠,不管學生坐三輪車、自行車乃至牛車上學有多不安全,不管學生坐各式交通工具上學給道路添了多少堵,對校車一停了之,而沒有相應的配套解決方案,教育部門都給人一種一推六二五的不負責任形象。
政令要“未雨綢繆”,怎么說也得先解決操作過程中“臨渴掘井”的問題吧,不能把好事辦成了壞事。在“正義”與“效率”之間,要取得平衡需要真金白銀的付出。
上一篇
淺析時下“校車熱”
下一篇
經濟發達地區應先行配備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