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博客
作者:網絡
“我們不知道哪輛校車里的孩子,將來會是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校車,絕不只是搭載學生上下學的一種交通工具。它還承載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青少年。
近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每一次校車安全事故都讓人痛心疾首,幼小生命的忽然逝去,給他們的家庭帶來無法彌補的心靈創傷,也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重大的損失。在嚴厲追究責任的同時,實在還需要反思為什么會頻繁發生這樣的事故?究竟應該如何進行防范?
在日本社會,校車是標準的“特權車”。雖然有了各種嚴格的制度設計,但確保任何環節不在“執行人”上出問題,是日本的重要經驗之一。據統計,從2010年7月以來,日本沒有發生過一起造成學生死亡的校車安全事故。
筆者曾經詢問過不少日本民眾對校車安全事故的看法,他們的回答讓人震撼:“讓校車出安全事故是惡性犯罪”、“那些責任者與殺害兒童的兇手沒有什么區別”……,日本社會對校車安全事故可謂“零容忍”。
日本上一起重大校車安全事故發生在2010年7月27日。某托兒所校車送孩子上學時,一位老師誤以為所有孩子都下車了,而忽視了坐在最后一排睡覺而看不見人的孩子。老師在課間發點心時才發現少了一個孩子,但是,已經晚了。這個孩子就這樣在燜隆般的校車里呆了3個小時,以至于中暑而死亡。
事故發生后,接連幾天成為日本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口誅筆伐的聲浪絲毫不亞于逼政府下臺。而網友更是爆料稱,這名疏忽的老師此后數次自殺未遂。
喜歡日本動畫片《蠟筆小新》的朋友可能還記得,調皮的小新一次次在校車內與吉永老師、松坂老師“斗智斗勇”的搞笑情景。日本的校車除了一位專用司機外,還必須有一位全程陪同的指導老師。托兒所校車事故發生后,各幼兒園和小學明確規定,校車上除專用司機外,還得有兩名老師照顧孩子。每次上車時,老師必須先下來數清孩子人數,并送上車,自己最后再上;下車時,老師則要先下來,再數一遍人數,挨個扶下車,親手交給家長。
“那起事故給了我們當頭一棒,也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生命的脆弱。有了制度不認真執行,什么都是空談,一點大意不得。”一位日本的老師深有感觸地說。
至于校車的司機,也不是誰都可以擔任的。私立學校一般由學校購買校車并招聘司機,如果是公立學校或自然條件受限的私立學校,則由地方政府購買車輛并招聘司機。而對校車司機的要求,各個學校都非常嚴格。
一位日本教育部門的人士向筆者透露,十年以上沒有交通違章紀錄,而且有過社會服務經驗的司機,才有可能成為校車司機。有些學校甚至會對應聘司機進行心理測試,考查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所以,日本中小學生看到的“校車叔叔”,往往都是一張親切和藹的笑臉,每天的好心情也從登上校車的那一刻開始。不少小學生甚至將“校車司機”當作“長大后最想從事的職業”。這樣經過重重考驗的校車司機,自然可以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范圍內。
此外,配置“高大上”的日本校車以“超萌”聞名于世,其實不僅僅是“賣萌”這么簡單。校車車體上通常印有HELLOKITTY、龍貓、海賊王、叮當貓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動漫形象。可愛的外觀不僅能讓孩子們身心放松,還容易引起周圍車輛的注意,是一道特殊的“安全護身符”。
除了對老師、司機、車輛的管理,提高學生在發生校車事故時的避難能力,也是各個學校的教授重點。很多學校甚至將此與人生觀教育成功結合起來。熊本縣一家幼兒園的老師在博客上寫道:“今天,我們舉行了校車發生事故時的避難訓練。所有老師與孩子都參加了訓練。我們設想一輛車與校車相撞,孩子們從后面的緊急門下車求助。不厭其煩的一遍遍演練,直到孩子們能夠熟練掌握自救、抵達安全場所的技巧。平時,我們告訴孩子們‘要緊緊抓住保護杠’、‘行駛時不要站起來’、‘不要在車內大聲說話’,他們可能不理解。演練中,我們模擬這樣做時會發生怎樣的可怕后果,孩子們個個都驚呆了。通過避難訓練,我們不僅讓孩子們增強了安全意識與自救能力,還讓他們深刻理解為什么必須遵守規則!”■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