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網絡
9月3日,瑞聯路,校車靠邊后,一社會車輛不按照交通規則停車
9月3日早晨7點,黃師傅開著一輛黃色改裝校車從金貝貝幼稚園出發。他要從雙清北路一直到金沙片區,接到4名小朋友后,將他們安全送到學校。這輛改裝校車此前通過了成都市交警四分局和青羊區(微博)教育局的審批,制式校車該有的停車標志、報警裝置、專用車身涂裝、車內安全員,一個都不差。
但金貝貝幼稚園一位負責人說,“下學期,校車很可能不再列入幼兒園提供的服務項目。我們鼓勵家長接送,盡量不乘坐校車。”幼稚園坦承:“還有半年,成都很多校車怕是要消失了。”而有取消校車服務打算的,并非金貝貝一家。
2012年4月,《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接送學生的校車應當是按照專用校車國家標準設計和制造的專用校車。”當年10月,省教育廳學校安全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以及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均表示,《條例》在四川過渡期限為3年。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主城區52所學校里,在過去的兩年中只有32輛專用校車通過審批使用,剩下的90輛均為其它車輛改裝使用的校車。這90輛改裝校車屆時是否徹底退出成都校車領域?《條例》在成都地區具體執行中,將引導校車服務走向何方?
【現狀】理論上,如果成都的各個學校想繼續使用校車,過渡期年限越接近,“大鼻子”校車的使用比例就應該越高。但實際情況是,一些地區的校車總數在下降,而“大鼻子”數量除了在2012年有數量上的大幅增加外,隨后的一年半里增加幅度緩慢。
2009年,達州(微博)人黃師傅來到成都,在雙楠一家幼兒園做駕駛校車的工作。但很快,他和學校的老師及負責人,就感受到了《條例》帶來的影響。
《條例》開篇規定,接送學生的校車應當是按照專用校車國家標準設計和制造的專用校車。“當年年底,校車審批需要的材料就多了不少,需要在青羊區教育局和交警四分局備案,之后校車和駕駛員審驗也縮短為半年一審。”他還把達州的駕照辦了轉入,“不然外地駕照過不了審批。”
成都今年登記備案并通過審批的校車,超過200輛。成都主城區52所學校的校車總數為122輛,專用制式校車,俗稱“大鼻子”校車,有32輛,其余90輛校車均為改裝。這意味著,距離明年4月5日的過渡期還有大約半年時間,此后成都地區的校車必須是符合標準的專用校車,而“大鼻子”校車在主城區的校車比例中,不足3成。
【博弈】學校想說服家長不乘坐校車,而家長愿意花錢讓娃娃坐車,雙方的博弈成為了《條例》帶來的又一個影響。
導致“大鼻子”在成都比例始終不高,而校車總數還在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位于沙河源的一所民辦學校的安全相關負責人夏老師最近正在為一件事苦惱:怎樣說服已經申請了校車乘坐服務的學生家長,下學期不再續訂這項服務項目。“學校根據實際情況不主張學生坐校車,下學期可能減少校車數量,甚至把校車處理掉。”
“據我所知,一些學校已經在這么做了。”夏老師告訴記者,“如果嚴格遵循《條例》,我們需要換3輛專用校車,僅購買價就在150萬元以上,還不包括司機工資和日常維護費用,這筆錢對于民辦學校來說,太高了。”
乘坐校車并非義務教育中的必選項,也非免費服務項目。幸福里幼兒園的300多名娃娃,家長每個月要為乘車服務支付400元錢。在黃師傅供職的金貝貝幼稚園里,收費標準則為500元一個月,包來回。
“娃娃上下學的時間就是大人的上下班時間,又沒有住校,我們怎么送嘛。”市民張女士的小孩在金貝貝幼稚園,她每天把女兒送到瑞聯路邊上,等黃師傅開車過來接到幼兒園。“孩子坐校車,收費可以理解,而且感覺上比爺爺奶奶送更安全,畢竟是符合規定的制式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