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劉在富
因校車座位不夠,洪梅第二小學今年的新莞人新生不能坐校車,許多家長只能騎車接送孩子
●洪梅第二小學
“據統計約有34名新莞人學生無法搭乘校車上下學。為了‘一碗水端平’,學校采取了‘新生新辦法’,決定今年招收的128名新莞人學生一律不再校車接送。”———洪梅第二小學譚校長
“學校這樣做太不公平了!”只因孩子是今年的新生,就不能搭乘校車?為什么前幾年讀這個小學可以搭乘校車,今年就不能?洪梅第二小學不安排校車接送新莞人新生的做法引起了部分家長的強烈不滿。對此,學校方面回應稱,校車由聯合辦學的兩個當地村出資運作,是對本地生源的一種福利,在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如此。
新莞人家長:今年新生無資格坐校車
據學生家長王小姐說,他們一家來自湖北。今年9月,通過新莞人積分入學,他們把兒子送到洪梅第二小學一年級就讀。剛開始,學校每天都安排校車接送兒子上學、放學。四天后,學校突然通知說,不能再接送他們的兒子了,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王小姐說,幾年前他們15歲的大女兒在該小學就讀時,一直都有校車負責接送,“為什么我們的兒子才剛上一個星期的學,學校就拒絕接送了?”他們找校長和當地教育部門理論,對方給出的的理由是,由于今年新招的學生增加,導致校車座位嚴重不足,新生接送學校一律不再安排。
昨日上午,在洪梅第二小學門口,記者見到幾十個踩單車和騎摩托車接送孩子的家長。來自廣西的玉小姐說,她6歲的兒子也是今年剛讀一年級。此前,夫妻倆一直都在工廠打工,學校拒絕接送孩子后,她只能辭職回家負責接送孩子。“兩個星期前,有四個小學生在路邊等公交車上學,結果公交車上的乘客滿載,司機不讓他們上車,導致這四個學生誤學。”
校方:校車由村委出資,是本地生福利
對此問題,洪梅第二小學譚校長回應稱,該小學是2006年洪梅鎮實施聯合辦學成立的一所公辦小學,位于烏沙村,主要負責接收堯勻、烏沙、金鰲沙3個村的小學生。目前,該校共有497人,其中本地生源141人,新莞人學生356人。目前該校共有4輛校車,每輛核載47人,4輛校車每天兩班次,共計載376人。上述校車數量是按照聯合辦學初期本地生源學生人數配備的。
譚校長說,該校校車是聯合辦學的堯均和金鰲沙村委會出資運作,是當地村委會給村民的一種福利,主要是負責接送當地戶籍的學生。近年來,該校本地生源學生越來越少,校車有富余的座位。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學校盡量安排新莞人學生乘坐校車。她說,今年由于新莞人子女積分入學的條件放寬,該校新招收了128名外地新生,較往年有大幅增加,導致原來的車位嚴重不足,“據統計約有34名新莞人學生無法搭乘校車上下學。”她說,為了“一碗水端平”,學校采取了“新生新辦法”,決定今年招收的128名新莞人學生一律不再校車接送。
教育部門:加大公交車開行密度
昨日,洪梅鎮文教辦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根據家長反映的情況,他們迅速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實地考察并協調處理。他說,新增校車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一輛校車每年的維護費用將近30萬元,向上級申請校車也是很難的。他表示,為了解決學生上學、放學交通問題,9月10日,該鎮文教辦會同洪梅交警大隊、洪梅交通分局等部門協商,決定加大由洪梅廣場至第二小學的公交車開行密度,以方便學生家長接送學生。同時,建議家長在學校附近尋找一些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的、有營業執照的接送站來解決學生中午的接送問題。
上一篇
平度新增66輛新校車
下一篇
龍山片區幼兒有了專用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