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網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江西貴溪的這起事故,讓校車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是貴溪的情況絕不是個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熱線400-800-0088在這兩天也接到多個地方的聽眾來電,反映當地的幼兒園校車仍然存在安全隱患。
多地幼兒園校車仍存安全隱患
河南南陽農村的龔先生反映,他家附近的幼兒園是用改裝之后的小型面包車運送孩子。
龔先生:把座位都拆掉了,用了個長板凳,塞進去二三十個孩子,小孩都是個挨個站到里面,就跟農村拉小豬仔一樣。
聽眾李先生說,在他江西九江農村的老家,7個座位的幼兒園校車,要擠進15-20個小孩。
李先生:我媽在家帶小孩子,基本上都是一輛7座面包車,但是孩子每天大概是15個以上,差不多20個,擠得滿滿的,下車以后身上都是流汗的,擠到里面很熱。
李先生正在深圳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看管。而從甘肅正寧到江西貴溪,校車事故遇難的孩子,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留守兒童。老人身體條件有限,有時候要同時照顧幾個孩子,很容易忽視安全。
李先生:年紀大的人對教學資質、教學質量和安全系數不考慮,他就考慮我只要方便,能把孩子接走,騰出手來干農活就行了。這是農村現實情況,一旦出了事故才知道晚了。
湖北天門的張先生57歲,兒子外出打工,就靠他照看孫子。他說,以往也知道校車超載,但沒有精力找主管部門反映,頂多跟開校車的司機說說,知道不會有什么用。
去年甘肅正寧等地的校車事故之后,政府部門曾經下令嚴格管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也在今年4月公布實施。但有聽眾就反映,當地嚴格的管理并沒有堅持。
聽眾:當時國家規定以后,他就是每個小孩一個月補交110塊錢車費,按照7座的車子載7個人,但執行了不到一個月又成那樣的,載個10個、20個。
針對新聞報道中“校車超載”的細節,也有網民提出,農村條件有限,按成年人標準設置的核載人數,在搭載三到五歲小孩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放寬,比如核載7個成年人,實際搭載10個孩子,應該也能保證安全。但這樣放寬的標準如何做出安全的界定,也需要商榷。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專家組組長方守恩認為,校車安全是整個交通安全的一部分,光靠配備先進的校車,改善硬件條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校車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根據中國各地不同的發展狀況和經濟條件,通過多種角度來想辦法。
方守恩:各地可能還是應該因地制宜,學校的布局,能不能有些學生不要走讀,能不能有條件住讀,從不同的角度來保證學生安全。
近八成聽眾認為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
針對目前全國各地幼兒園教育監管缺失、校車超載嚴重的現狀,有人認為對校車和學校的管理更重要;也有人認為更需要增加校車數量。昨晚我們在新聞縱橫的微信和微博上發起了投票,截至今天凌晨,有79%的聽眾認為,有關部門加強管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剩下的21%的朋友認為只有增購校車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新浪微博網友尹希東認為:加強監管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他說監管是確保安全的前提,即使增加了校車數量,無人監管或監管不力,也必定會留下安全隱患。
新浪微博網友陌路高說:現在的許多幼兒園都沒有校車,特別是農村邊遠地區,家長在外打工,因此一個村承包一輛或兩輛私營面包車負責接送很常見。他認為解決問題還需政府投入,購置更多校車滿足需要。
在微信平臺上,也有很多聽眾發表意見:
中國之聲微信網友:“我還是覺得學校的校車管理和校車的質量應該是關鍵。因為它本來就是無證辦學,那這樣的話他就沒辦法去保證學校的教育質量,還有他那些校車的安全。所以我覺得應該加大對學校的管理和校車的管理制度,不然的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中國之聲微信網友:“我是小楊,就是昨天發生的這個事,我覺得還是經濟原因。像這種小型的幼兒園想購買一輛正規的校車,經濟方面可能是不太可能,所以他們就將就著買了一輛7座的小面包,然后乘坐十幾個人。以后國家出臺政策,像購買正規校車可以補貼,或者是國家購買,幼兒園租用的話也可以的。”
中國之聲微信網友:“我是武正好,由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導致這些無證辦學的幼兒園有了生存的土壤,而這些黑幼兒園的很多軟硬件缺失就在所難免。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教育資源的分配上想辦法,否則一切的措施只能是揚湯止沸。”
上一篇
廣東校車已基本加裝GPS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