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汽車點評網
作者:未知
今年5月份以來,鄭州市轄區內連發4起單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針對水泥罐車等“城市公害”的現狀、監管,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的追責等,媒體近期曾有詳細報道。
8月1日,省政府就此約談鄭州市政府領導和有關方面負責人,并向鄭州市政府提出,治理、追責要“來真的,動硬的”。
背景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不到3個月發生4起
據省交警總隊統計,2012年5月15日以來,在鄭州市轄區,已發生4起單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編注:實為19人,“7·27”特大事故一名傷者8月1日搶救無效死亡)。
2012年5月15日7時43分許,鄭州市鄭開大道京珠高速涵洞附近,一輛大客車、兩輛轎車發生3車相撞,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
5月26日14時許,鄭開大道與223省道交叉口西2公里處,一小型普通客車與相對方向的一輛轎車相撞,事故中4人死亡、1人受傷。
6月27日晚,鄭州市楊金路上兩車相撞,死亡4人、受傷1人。
而剛過去不久的“7·27”特大事故,則造成7人死亡(編注:8月1日,一名傷者搶救無效死亡,遇難人數升至8人)、14人受傷。事故地點在鄭州市金梭路與科學大道交叉口。
約談
4起事故暴露鄭州市4大問題
經過交警部門調查分析,鄭開大道上的兩起事故,與司機違法駕駛有關,比如違法掉頭等。而楊金路上的事故,則是因面包車司機張某醉酒駕駛。至于“7·27”特大交通事故,初步調查的事故原因,一是水泥罐車司機疲勞駕駛、闖紅燈,二是三輪車司機駕駛低速貨車違章載客。
在約談中,省領導指出,4起事故暴露出鄭州市的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未能從根本上得到遏制。
問題1
重保暢通而輕防事故,對預防事故“認識有偏差”
在約談會上,省政府指出了鄭州市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發生的4起特大交通事故中,有3起發生在中心城區。省政府領導提出,鄭州將中心城區的交通管理重心放在了道路保暢通上,而將預防事故的重點放在了縣(市),放松了對城區的事故預防,對預防事故工作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問題2
鄭開大道存在嚴重交通隱患
約談中還重點談了鄭開大道的安全隱患問題。與會省領導指出,鄭開大道設計為雙向十車道,道路平直、超速現象嚴重,且道路中心無隔離設施,部分車輛無視雙黃線違法掉頭,行人橫穿馬路等,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
此外,鄭開大道入口及路段各類交通標志、監控設施缺乏,也是交通安全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網友總結的鄭開大道幾大問題中,還有小路口多,逆行、閃出車輛頻現,農用車、三輪較多,以及瓜攤果販、蔬菜水產車輛占道經營等。
問題3
水泥罐車已經成為“城市公害”
近期的交通事故,原因涉及醉酒駕駛、違法駛入對向車道逆向行駛、違反交通信號、無證駕駛、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多種重點交通違法行為,肇事車輛涉及水泥罐車、農用汽車等重點管理車輛,需要鄭州市相關部門加大力度去管理、查處。
特別是渣土車和水泥罐車,在市區橫沖直撞,肆意闖紅燈、超速、超載,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大公害,尤其是“7·27”特大事故,社會反響強烈,群眾意見很大。
問題4
監控設施故障,存在監控盲區盲點
市區各個道路上的監控設施,一來可以對駕駛員形成震懾力,減少違章駕駛的發生,二來可以在發生事故時,為交警等部門的查處、善后提供重要支持。
而“7·27”事故地點位于交通主干道的十字路口。約談中指出,因監控設施故障不能發揮作用,難以對交通繁華路段實施監控,存在盲區、盲點。
回應
鄭州市政府檢討 稱將制訂整改方案
約談中,鄭州市副市長張學軍代表鄭州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檢討了鄭州市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代表市政府表態,將會制訂整改方案、完善解決對策,創造和諧的交通環境。
省政府副秘書長詹洪方代表省政府向鄭州市提出,要繼續加大對三超一疲勞、酒后駕駛、客運、旅游、校車等重點工作的整治力度和重點單位的管控。而根據國務院新近發布的《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和省政府今年一號文件的規定,對于事故的責任追究,要“來真的,動硬的”。
上一篇
校巴路口掉頭 大貨一頭“磕”上
下一篇
文登市114名校車司機比技能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