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記者 王 原 通訊員 陳代惠 周晶元
“快站好隊,準備上車了!”3月22日上午11:45,下課鈴聲一響,臨淄區齊都鎮桓公小學的孩子們歡快地沖出教室,飛奔到校門口校車旁邊排隊乘車。
校車安全事故,不斷觸動人們的神經。淄博市從2011年起,探索“政府牽頭、部門協作、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校車“全天侯”監管模式,成效顯著。征得當地教育、交警部門同意,記者和桓公小學的孩子同乘2號校車,一探究竟。
“國標”購車,“六定兩點”
9輛校車一字兒擺開,安靜地??吭谛iT口的停車場上,車身上涂著耀眼的橘黃色,車身上“學生接送專用車”七個紅字引人注目。按臨淄區規定,這9輛車全部按照“國標”標準訂購,每臺車16萬元,購車費用由政府補貼50%,所有權屬于私家車主。校門口的停車場由政府批地,學校出資5萬元建成。9位戴著“值班人員”袖章的教師,各自站在每輛車的車門口,9位司機已經坐到了駕駛席。
車上座位實行“實名制”,座位旁邊貼著座號和孩子姓名、所在村鎮名字。孩子們已經排成了9隊,每隊旁邊是一位跟車老師。而車門口的值班老師,負責把孩子一個個送到車上,點清人數確認無誤后,在值班小冊子上簽上自己的姓名,交給跟車老師。
“我們在職教師都是校車管理員,輪流值班。”跟車老師商宜強說。商宜強是桓公小學五年級英語老師,“跟車老師主要負責學生上下車時核實人數、維持紀律,對孩子們和司機進行必要的提醒和幫助,保證行車安全。”
臨淄區對所有校車實行“六定兩點”,即:定車、定人、定司機、定路線、定時間、定值班人員,上車、下車兩次清點學生人數。比如,2號車的指定路線是桓公小學—南馬村,行車路線不可隨意更改。超出事先統計好的乘車人數就算超員。車輛和司機如有變化,學生可拒乘。“‘六定兩點’很重要,它最大限度保證了校車安全。”桓公小學校長邵增偉說。
12點整,9輛橘黃色的車輛發動了。
師生監督,平臺監控
孩子們坐在了座位上,滿臉的興奮,前三排是三年級,后面是五年級。商宜強手里的值班小冊子記錄的人數是60,現在車上還有12個空座。車廂里分長短座,座位較窄,是兒童專用座椅。
車上有一位扎著馬尾辮的小姑娘,正用手指頭清點著人數,“1、2、3、……15”。她是南馬村的于佳蕾,今年9歲,三年級,被選為2號車學生監督小組的隊長。每輛車上有7名學生組成校車監督小組,正副隊長各1名。“我負責前三排15名同學的人數清點和紀律,讓他們不要說話、不吃零食、不準打鬧。”小姑娘一本正經說道,清點過后,她拿過值班小冊子一筆一劃地簽上自己的姓名,交給商老師,回到她所在的4號座位上,小小年紀卻比同齡人多了一份細心和成熟。她的同學劉子琪說,小佳蕾上個學期被評為“優秀管理員”。
記者看到,車上不僅配備GPS,車廂前部還裝有倆攝像頭,一個正對著司機,監控其駕駛狀態;另一個對著車廂,監控孩子們的安全情況。隨行的邵增偉告訴記者:“臨淄區每輛校車,都配備具有衛星定位功能的汽車行駛記錄儀‘黑匣子’、兩個攝像頭和1臺語音播報器,每臺車投入2000元左右,資金由區政府專項劃撥。”
車輛儀表顯示,現在時速是40公里。按規定,校車時速不能超過60公里,一旦超速或超員,設在淄博市交警、教育等部門以至學生家中的監控平臺,就會亮起紅燈,接著出現車牌號。平臺會自動給車輛所屬學校安全負責人、駕駛人、車主發送預警短信,并通過車載設備自動語音提醒,同時也會給就近的轄區民警發送短信,使之立即對相應違法校車進行查糾。
為檢驗監管系統,在征得交警大隊的同意后,記者要求司機超速行駛一段路,車速表指示超過60公里一小會兒,車里就響起了報警聲:“車輛超速,請立即減速行駛”,隨后司機也收到了預警短信。
司機選拔,一律A證
15分鐘左右,就到終點南馬村了。司機譚玉玲露出一臉的輕松,隨手拿起了一塊抹布擦拭駕駛臺。
譚玉玲,今年40歲,既是1、2號車的車主又是2號車的駕駛員,已有二十多年駕齡。她說:“得時刻繃著一根弦,決不能超速、超員。不然的話,不僅監控平臺會報警,學生、教師也會舉報你。”按規定,一次違規罰款1000元,兩次是2000元,三次3000元同時吊銷校車駕駛資格。方向盤右側放著司機持有的小冊子,記錄著2號車的乘車狀況:桓公小學—南馬村3月22日中午乘車人數60人,有跟車教師、司機、學生監督小組隊長的簽字,有無超速、超員等情況。
相比駕駛其他車輛,譚玉玲感覺校車對司機的要求最嚴格。在《齊都鎮中心校接學生車輛安全管理章程》中記者發現,駕駛人必須持有A1證5年以上,3年內沒有發生致人傷亡的交通責任事故,3年內任一記分周期內無累計積分滿12分的記錄,并且未受過刑事處罰等,才有資格上崗。
“下午1:30孩子們在這里集合。早晨一般都是7:20集合,學生到齊了車才開動,如果有事來不了,家長要提前一天給我和跟車老師請假。”譚玉玲說,“每輛車都有1名備選司機,條件要求跟我們一樣。車主和司機共同承擔車輛保險費,同時每輛車政府會補助3600元保險費。去掉燃油費和維修保養費兩萬元,每年可收入四、五萬元。”
每次乘車,只花0.8元
孩子有序下車,不少家長已經等候在這里了。南馬村是齊都鎮最大的村,有120余名乘車學生,因此配備1、2號兩輛車來接送。
家長于慧也在這里接小佳蕾。于慧是南馬村學生家長校車監督委員會代表,她熱情地帶記者來到家中,客廳桌上的電腦界面顯示的是“校車跟蹤定位系統”。家長上網后經由賬號和密碼登陸該平臺,都可以同時監督一輛校車,“不僅能隨時查詢校車到哪了,查看抓拍的圖片還能知道自己的娃在不在車上,真是放心多了!”于慧移動鼠標,輕點一輛正在行駛的校車,畫面出現一個“放大鏡”,隨后車里孩子們的情況清晰展現,再一動鼠標又看到了司機的駕駛狀態。
“以前都是騎電動車每天4趟接送孩子,現在可以把這時間用來做其他事情,最主要的是刮風下雨也不擔心孩子受罪了。”南馬村村民徐彩霞一臉的笑容,“村里還幫學生交上了每學期的300元乘車費,孩子坐校車全免費!”
齊都鎮校車管理協會總管理員王衛國說,每名學生每學期的乘車費用是600元,政府補助50%,學生只需要交300元,按每天乘車4次來算,每次只花0.8元左右。為保障行車安全,“學校從政府補助的生均300元里拿出100元,用來獎懲司機,如果違規就會扣除。”
行車狀態,全天候跟蹤
監控儀裝在校車上,真正監督校車的眼睛——監控平臺,卻分布在淄博市、區(縣)公安車管所、交警、教育、交通部門以至學生家長委員會。3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了臨淄區交警大隊重點車輛管控平臺。
“這是整個臨淄區180輛校車24小時運營狀況的監管平臺,大到全區校車運行狀況,小到車內司機駕駛狀態、學生是否打鬧等,在這里都一目了然。”臨淄區交警大隊副隊長于峰說。電腦大屏幕上,灰色標志顯示車輛停駛,綠色標志則為運行狀態,畫面每隔2秒刷新一次。這一平臺由校車監管平臺、大隊警車GPS定位顯示系統、大隊電視監控系統三臺合一,有監管、預警、運行管理、安全告知、安全評估、臺帳管理以及違規抄告等七大功能,實現了“全天侯”遠程實時監控。
該平臺是淄博市交警大隊專門請相關專家研發的一套軟件系統,2011年10月份開始運行。“平臺有效防止超速、超員、違反行駛路線、疲勞駕駛等情況,剛開始試運行時,還出現過一兩次校車超員和超速的情況,但現在這些現象在無數雙眼睛的共同監督下,已經看不到了。”于峰說。
下一篇
赤峰:部分校車與國家標準有差距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