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石新民 李揚 馬龍
老師在一一清點核對乘車學生。 馬龍 程鵬飛 攝
引子
3月22日下午,星期四,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紫荊關中心小學。
寬闊的操場上整齊地排滿了一輛輛品牌各異、車型不一的校車。
校車前擺放著“蔡家峪方向”、“南城司方向”等由學校自制的“站牌”。
一隊隊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按照“站牌”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車輛。
老師站在自己負責的車前,清點學生,安排學生有序上車,最后由司機在交接記錄上簽字。
半小時后,一輛輛校車緩緩駛出校門,在老師關切的目光下,平穩地載著學生,向遠方駛去。車內,歡聲笑語不斷;車外,漸漸燈火闌珊。
這樣的場景,在易縣的學校里,每天都在繼續著……
一查
說是校車,其實只不過是一群接送學生的“雜牌軍”
易縣,是保定市最大的山區縣,山區占了全縣約三分之二的面積。它也是省級貧困縣、“國家—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1年,縣財政收入剛剛突破4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僅有4009元。
就是這樣一個貧困山區縣,卻擁有57萬人口,在校學生達8.3萬余名。學生上學路途較遠、交通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成為了時刻危及學生安全的突出問題。
“每每從媒體上讀到惡性校車事故的新聞,想到那一個個幼小鮮活的生命瞬間離去,我心里疼啊!”易縣教育局局長許俊良飽含深情地說,“一名學生,是一個甚至幾個家庭的全部希望和幸福!如果連他們的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我們怎么向家長交待?不能再等了,必須行動起來,為學生交通安全構筑起一道綠色屏障!”
行動?怎么行動?
對于校車管理,各地都處于探索期,沒有多少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成熟的做法可以效仿。而對易縣來說,更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使用。
“那我們就摸著石頭過河,總會有辦法!”許俊良下定了決心。
2011年9月至10月底,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縣教育局有關人員對全縣學生上下學出行情況進行逐校、逐人全面排查,對所有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逐一登記。
一份詳盡的《全縣接送學生車輛情況統計結果》出來了,嚴峻的現實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全縣8.3萬名在校學生中,乘坐固定接送車輛的學生共有11280人,涉及學校45所;接送學生的車輛955輛,其中學校自備車16輛、大客車151輛、各類型拼租面包車788輛。
說這些車輛是校車,其實只不過是一群接送學生的“雜牌軍”。
暫且不說這些車輛類型繁雜,車況復雜,司機資質參差不齊。更讓人揪心的是,這些車輛中,277輛超員30%以上,177輛超員50%以上,126輛超員竟達100%以上!
這些安全隱患,就像一顆顆不知何時會爆炸的“地雷”。
在全縣學校校車管理工作動員大會上,許俊良動情地說:“我們學生多,山區道路多,學校布點多,接送學生車輛種類多,安全隱患多。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看著學生一天天與死神擦肩而過!”
直到現在,西陵小學校長郝春河還清楚地記得當初許俊良那句鏗鏘有力的話語,“與其觀望等待,發生事故后被動追責,不如主動面對現實、積極應對。”
該查的都查清楚了,安全隱患全擺在明面上了,接下來,就是行動。
下一篇
合肥:酒駕者不得駕駛校車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