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海口晚報
作者:陳元才
在桂林洋中心小學,常能見到這樣的三輪車,拉著滿滿一車學生。海口晚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學生在斑馬線上奔跑的現象不少見,應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海口晚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每個學生的上學方式不盡相同,但大家的期望都是一樣的——安全。海口晚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家長們比以往更謹慎,以前騎電動車接送孩子,現在改蹬三輪車。海口晚報記者 陳元才 攝
近年來,校車交通事故頻發,隨著而來的,是全國關于校車安全的大討論,在巨大壓力之下,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學校校車停開。爭議聲中,路還是那條路,學還是要上,只不過,有些東西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2月15日上午,42歲的四川男子騎電動車送一對兒女上學途中,為躲避一輛轎車,摔倒在地死亡。類似的報道令人唏噓,許多家長在接送孩子上學時,比過去更加謹慎。
在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學,謝輝大爺是孫子的專職接送員。每天上學放學,他都親自接送,以前騎電動車,現在改騎三輪單車。謝大爺說:“這三輪車雖然慢了點,但是安全的系數大大提高了,早早我就起來送孫子上學,還沒下課我就去等孫子放學,不敢讓他坐摩托車,我還可以鍛煉鍛煉身體,一舉兩得。”
在大同路海口十一小門口,劉萍女士每天下午都提前到這里等剛上一年級的女兒放學,然后帶她走斑馬線,教她過馬路的安全常識。“女兒剛剛6歲,讓孩子成長的第一步就是帶她學會走路,走安全的路。”劉萍說。
家長們的安全意識在提高,一些學校也新配了更加安全的校車。不過,安全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2月29日,大同路,一位男子騎著摩托車接4個孩子放學,過斑馬線的時候,闖了紅燈,記者舉起相機拍照,他對著鏡頭痛罵了一頓。
桂林洋中心小學的門口,常能看到一些“三腳貓”農用車拉著一群學生上學,車后面的鐵閘門關得緊緊的,超載十分嚴重。
一條安全的上學之路,要靠多方配合、齊心協力去建設,這其中不僅需要教育部門、學校的努力,家長以及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應該提高。但愿有一天,家長不用再為孩子的上學安全而擔心,這樣的新聞也不再是新聞。(記者 陳元才)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m.rxwzzj.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